中國青年網北京12月22日電 (記者 楊月 通訊員 宗兆盾) 12月20日,黨和國家領導人習近平、李克強、張德江、俞正聲、劉雲山、王岐山、張高麗等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天宮二號和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航太員及參研參試人員代表。
黨和國家領導人習近平、李克強、張德江、俞正聲、劉雲山、王岐山、張高麗等會見天宮二號和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航太員及參研參試人員代表。資料圖
習近平強調,今年是我國航太事業創建60週年。60年來,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全國大力支援下,一代代航太人不忘初心、接續奮鬥,譜寫了我國航太事業發展的壯美篇章,實現了我們先人們的飛天夢。這次任務圓滿成功,標誌著空間實驗室飛行任務取得了重大階段性勝利。這是我們在實現航太夢的長征路上豎立的又一座里程碑,全體中華兒女都為此感到驕傲。廣大航太人建立的卓越功勳,黨和人民永遠不會忘記。
回望2016年,我國航太事業取得了巨大成就,天宮二號、長征五號、神舟十一號……每一次火箭、衛星的發射都見證著我們航太夢的成長,每一個中國人在直播螢幕前的淚水和笑容都在為祖國航太事業點讚加油!
而有這樣一個人,他一生堅守在航太夢起的地方——航太發射場,用自己的萬丈豪情和滿腔熱血為航太器的發射保駕護航,用最精湛的技術和最認真的態度托舉起每一個航太器,也托舉起了中國航太的堅實脊梁。
幹,就要乾大事!
為適應我國航太事業可持續發展戰略,滿足新一代運載火箭和新型航太器發射任務需求,2007年8月,經國務院、中央軍委批准,文昌航太發射場工程正式立項,工程代號“078”。
文昌發射場建設初期。圖片來源:中新社
當時,中國已擁有酒泉、太原、西昌3個發射場。海南文昌新建航太發射場,具有緯度低、發射效率高、射向寬、殘骸落區安全性好、火箭海運便捷等優勢,能夠滿足新一代運載火箭和新型航太器發射任務需求。
不到30歲的周湘虎,被一紙命令從四川西昌調到海南文昌,成為“078”工程建設指揮部的一名助理工程師。
土木工程專業出身的周湘虎,從一名工程營排長到機關參謀,已在衛星發射中心工作了6年,可每次看到火箭在地動山搖的轟鳴聲中騰空而起,他總在心裏默默問自己:這裡頭有我多大貢獻?
“千人一桿箭、萬人一條槍”“分工沒有高低、貢獻不分大小”,這些道理始終説服不了那顆年輕的心——幹,就要乾大事!
機會終於來了!
“建設世界一流的現代化航太發射場”——單憑這一句話,就讓周湘虎覺得渾身熱血沸騰。
文昌發射場區規劃用地1.6萬餘畝,大部分被原生椰林、灌木叢林覆蓋,沼澤、灘塗遍佈,眼鏡蛇、銀環蛇等10多種毒蛇出沒其間,成群結隊的紅蟻白蟻,聚集起來像一團黑雲似的蚊蟲……
周湘虎和戰友們初來乍到,首要任務就是為新建航太發射場探路尋址、鋪路奠基。這些看慣了藍圖、握慣了鉛筆的工程技術人員,戴上了草帽、拿起了柴刀,每天在荊棘叢中趟路打樁,一寸一寸勘察場區地形地貌。
一天的野外作業下來,他們個個都被蚊蟲叮得滿身包,被鋸齒草劃得渾身血口子,臉上脖子上大面積脫皮,腳上磨得大泡套小泡,血水粘住襪子,脫都脫不下來。
周湘虎在叢林中完成工作任務。資料圖
勘測發射工位時,先遣組小分隊途經一片濕地,周湘虎像往常一樣闖在最前面。一腳下去卻發現陷進了沼澤,他連忙提醒戰友們當心,自己趴在草地上慢慢往上爬。
折騰了好半天,人總算出來了,一雙膠鞋卻留在了淤泥中。我們今天來到發射場,看到的是平整的水泥場坪、寬闊的火箭轉運軌道,可誰又知道,那地基下面,還埋藏著一雙創業者的膠鞋!
一年多的時間裏,周湘虎和戰友們踏遍了發射場區的角角落落,完成了1.6萬畝場區的勘察和數以千計的坐標點定位,為發射場開工建設奠定了基礎。
2009年9月14日,文昌航太發射場奠基開工,1號發射工位的塔架中心點埋下了第一塊奠基石,“078”工程建設進入全面施工階段。
工程建設指揮部的任務更重,周湘虎也更忙了。
聽,也要聽到火箭從發射場騰飛!
2011年9月,正是發射場工程建設最緊張的時候。150多個項目接連開工,數千名施工人員齊聚文昌,打響了搶工期、搶進度、搶品質的攻堅戰。
周湘虎作為工程指揮部現場管理代表,一個人負責了兩座發射塔架的工程施工監理。
工作中的周湘虎。資料圖
9月初,發射塔架導流槽進行混凝土澆築,澆築量達到3000多方。根據工程技術要求,澆築必須連續進行。那幾天,周湘虎連續30多小時鉚在施工現場。白天,忍受著海邊的強烈陽光刺激;入夜,施工現場的電弧光、高強度射燈連續照射。
悲劇突然襲來——混凝土澆築第三天,周湘虎突然感到頭部一陣劇痛、眼前一片模糊。戰友們把他扶到宿舍時,他的雙眼只剩下微弱的光感。戰友想把燈關掉讓他休息,周湘虎竟然失聲叫道:“別關!”
他怕,他怕僅剩的一點光亮也會消失,他怕這個世界從此將漆黑一片。
部隊緊急協調把他送到北京同仁醫院,經過手術治療,醫生宣佈:病人左眼已完全失明,右眼視力僅有0.04。
那一刻,周湘虎哭了——這淚水,是他對未來生活的絕望,對妻兒老小的抱憾,更是對自己不能親眼看到發射塔架拔地而起的痛苦。
我們難以想像,3年多披荊斬棘、1000多個日夜的奮戰,周湘虎付出了多少心血。這位來自湖南湘潭的硬漢子,那一刻卻像個無助的孩子,讓陪在身邊的領導和戰友們潸然落淚。
“虎子,你放心!部隊和兄弟們會照顧你一輩子!”
離開北京前,領導問他還想去哪兒轉轉,周湘虎説:“我想去天安門看升旗。”
那天,妻子陪著周湘虎“聽”了一次升旗儀式。
“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當雄壯的《義勇軍進行曲》奏響,周湘虎心裏也拿定了主意:我還是要回工地!就算兩隻眼睛都瞎了,聽也要聽到火箭從發射場騰飛!
他謝絕了部隊領導安排他做室內工作的建議,再一次出現在熟悉的施工現場。
那段日子,他的兩隻眼睛正在術後恢復期,又紅又腫。陽光一照、海風一吹、飯菜的熱氣一熏,淚水總是止不住,“把一輩子的眼淚都流幹了”。
女兒為周湘虎揉眼睛。資料圖
既然上了工地,就要出力幹活,不能給人當“包袱”。
作為施工現場管理代表,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每天看圖紙、記數據、查紕漏、保品質。周湘虎隨身揣著一個放大鏡,幾乎要貼在圖紙上才能看清那一條條線路、一組組數據。看上幾分鐘,眼睛疼得受不了,他就閉上眼睛在腦子裏“過電影”,直到把圖紙上所有內容都記清楚了再接著看。就這樣,兩個發射工位、摞起來1米多高的施工圖紙,被他牢牢刻在了腦海裏。
當時,指揮部領導也曾擔心周湘虎的身體狀況無法勝任工作,甚至準備把他這個施工監理撤換掉。但經過幾個月的慎重考察,大家感到,周湘虎離不開工地,工地更離不開周湘虎。他以自己的專業、敬業證明,他是發射塔架建設管理的最佳人選。
2016年6月25日晚20時,長征七號運載火箭在文昌航太發射場發射升空。新型運載火箭首次點火發射,新建航太發射場首次投入實戰,中國航太在這場高難度考試中交出了滿分答卷。
歡慶成功的人群中,找不到周湘虎的身影。他和千百名發射場建設者們一樣,只是在無人處默默品味著成功的喜悅。
“鋪路奠基有我,功成不必在我。”這句話,是人們獻給奉獻者的讚歌,更是周湘虎銘刻在心底的守望。
因為太在意,所以較真就要較到底
文昌發射場的五大突破。圖片來源:海南日報
文昌航太發射場的兩個發射工位距海邊只有幾百米,施工現場滲水嚴重、止水困難,周湘虎連續幾週泡在齊腰深的積水裏,研究岩壁質地,測量滲水速度,統計各種數據,摸索出新型施工工藝,不僅成功解決了難題,還填補了國內同類地質條件下施工止水的技術空白。
幹起活來,他能連續在施工現場盯上4天4夜,連吃飯都讓人用飯盒送到工地。較起真來,周湘虎也從不含糊。
兩個發射工位數百個孔樁,最深的20多米,最淺的也有10多米。周湘虎穿著雨鞋、咬著手電筒,一個一個下到樁底認真檢查,防止留下安全隱患。
那些孔樁直徑只有1米多,黑暗潮濕、缺氧悶熱,周湘虎經常一爬出來就躺在地上大口喘氣。戰友們勸他不要這麼拼命,他説,“自己走到了、檢查到了,心裏才踏實。”
發射塔架周圍的避雷塔高100多米,是守護塔架安全的重要屏障。建成驗收時,周湘虎一直爬到最高處,仔細檢查螺絲是否緊固、防銹是否到位,從不放過一個疑點。
工作中的周湘虎。資料圖
看到接近失明的周湘虎在高高的避雷塔爬上爬下,在場的不少工友都潤濕了眼眶。
這些年,經周湘虎檢測的鋼筋達1.5萬噸、混凝土9萬多方、鋼柱焊縫9000多米,沒有出現任何紕漏;由他審核變更的工程項目經費累計達1000多萬元,無一錯算冒算。
2014年6月,周湘虎負責工程項目建設管理的兩個發射工位如期通過竣工驗收,雙雙被評為“全軍優質工程”。
……
幹就要乾大事,在我熱愛的事業面前,病了、苦了,那都是圓夢路上的佐料!
正是憑著這份熱愛,以周湘虎為代表的建設者們,守護著神箭一次次壯美騰飛,讓中國的飛天之路向著浩瀚宇宙延伸、再延伸!
對事業這樣深沉的愛,何嘗不是一種中國力量?
這份熱愛,告訴你為什麼從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到長征五號火箭,我們能在這個金色的秋天,不斷收穫中國航空和航太帶給我們的驚喜,為什麼每個中國人胸中都有一團熊熊燃燒的火焰,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自信而有魄力?
“為什麼我的眼裏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責編:陳琛
中青網官方微信出品
[責任編輯: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