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創新】
聾啞人可“説話” 無人機不怕摔爛
去年,浙江省政府批復同意設立烏鎮網際網路創新發展試驗區。此後,桐鄉市建立了“烏鎮網際網路産業園”,創造網際網路産業改革“先行先試”的環境成為當地的共識。
現在25家網際網路公司已經完成註冊併入駐産業園,其中一家是桐鄉本地的網際網路企業——浙江盈米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推出的一款聾啞人手語翻譯手套,可以識別聾啞人手語,並實時同步語音翻譯。
“你要不要咖啡?要不要加牛奶?”在一位展示者比劃了手語後,手機發出了這樣的語音。
盈米科技的CEO陳聰是桐鄉本地年輕人。他説,盈米科技致力於自助研發,開發了中文版手語翻譯設備。這款産品能夠幫助聾啞人實現與外界的溝通。
陳聰説,同時聾啞人手語翻譯手套在其中加入合成聲揚聲器,不但能讓普通人看到文字翻譯,更能直接“聽”懂對方手勢所表達的意思,解決與聾啞人“溝通難”的問題。
他説,展示的産品目前是把數據存儲在手機之中,因此會有延遲。今後做成了APP後和雲端連接,傳輸速度基本保證沒有延遲。目前數據庫已經收錄了聾啞人教學中的所有手勢,並且可以識別不同的組合。
除了烏鎮網際網路産業園,技術創新的場景在烏鎮也隨處可見。
在烏鎮子夜路上,埃洛克航空CEO王硯澤對著十幾位記者把一架白色無人機高高舉起,再瞬間用力摔下。無人機當即摔成了四五塊:機翼和尾翼隨即解體。
在眾人驚愕的眼神中,王硯澤很快撿起地上解體的無人機,短時間拼接完成。
王硯澤説,這正是此無人機的一大優點,精確定點回收,飛機採用卸力式結構保證失速解體回收後完好無損,下次飛行只要進行簡單拼接又可以正常使用。
這家位於北京豐臺的公司為什麼要將埃洛克通航服務公司落戶桐鄉並在烏鎮設立無人機展示中心?
對此,該公司負責人表示,首先因為烏鎮是網際網路“聖地”,桐鄉具有網際網路企業生長的優良土壤和氛圍,對於網際網路人具有很強的吸引力。此外,他們更看重的則是烏鎮獨特的區位優勢。
“這對於在華東地區開展通航服務,通過此地輻射全國具有很大的戰略意義”,他説。
據報道,世界網際網路大會永久會址和中國網際網路産業基地落戶烏鎮,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海內外高端人才來烏創新創業,國內外知名網際網路企業也將優先選擇進駐烏鎮集聚發展。以雲服務與雲工程、資訊産業和資訊消費為主導的資訊經濟,將成為烏鎮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在去年的第二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開幕式上,國家主席習近平表示,烏鎮的網路化、智慧化,是傳統和現代、人文和科技融合發展的生動寫照,是中國網際網路創新發展的一個縮影,也生動體現了全球網際網路共用發展的理念。
依託浙江地區飛速發展的網際網路經濟,得益於承辦世界網際網路大會所帶來的各方面紅利,智慧烏鎮已頗具雛形。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閱讀全文
[責任編輯: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