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我欲因之夢寥廓 芙蓉國裏盡朝暉

2016年09月12日 09:55:28  來源:中國青年網
字號:    

  長征,是凝固的歷史。凝固了自《共産黨宣言》誕生以來共産黨人鑽石般的信仰,凝固了自中國共産黨成立以來鋼鐵般的意志,凝固了自毛澤東主導中國革命征程以來魔力般的勝利。

  長征,更是激活的基因。激活了泱泱中華民族五千年賡續的堅韌品格,激活了全球五分之一的人口全面脫貧小康的堅強決心,激活了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中國夢的勇猛力量。

  追尋這段歷史,傳承這一基因。8月底9月初,全國52家網路媒體的56名記者編輯踏上星星火種燃燒的湖湘沃土,沿著革命先烈曾用血肉之軀體丈量的長征道路,循著共産黨人引領農民建設新農村全面奔小康的新長征之路……

  從歷史與現實的交互印證中,在挫敗與奮鬥的篳路藍縷中,他們深切體會到:長征是創新之路,是騰飛之路,是擔當之路,是圓夢之路。

  “長征路上奔小康”網路媒體走轉改湖南站採訪團合影

  通道轉兵,步向勝利的歷史拐點

  “在我們這個世紀中還沒有什麼其他事件能像長征一樣讓人如此神往,也沒有什麼事件像它一樣如此深遠地改變了世界的未來。”

  20世紀80年代最有影響力的美國記者哈裏森索爾茲伯裏在《長征:前所未聞的故事》裏寫道。

  1984年,哈裏森與妻子夏洛特以及夥伴傑克謝偉思開始了“重走長征路”的採訪,乘吉普、麵包車和軍用汽車加步行,走了一萬二千公里,歷時兩個半月……

  2016年,哈裏森的兒子帶著自己的妻子,隨著父母親的足跡,又一次踏上了這一條“傳奇之路”。當時,也是在湖南省懷化市通道縣通道轉兵紀念館,館長鄭湘向他們介紹了情況。

  “通道轉兵,中國轉運!”隨著近年來中共黨史和軍事史料的開掘,遠不及遵義會議有名的通道會議開始進入人們的視野。

  這是倉促而簡短的“飛行會議”,讓中國工農紅軍、中國共産黨乃至中國的命運隨之轉折!

  這是自1931年贛南會議和1932年寧都會議以來,毛澤東第一次重新在中央會議中贏得話語權。

  1934年的12月10日,血戰湘江九死一生的中央紅軍佔領了通道縣城。12月12日,中央領導人在這裡召開了一次緊急會議,決定改變原定向湘西與紅二、六軍團會合的計劃,改向貴州西進。

  劉伯承元帥《回顧長征》曾經記載通道會議,“危急關頭是毛主席挽救了紅軍。當時,如果不是毛澤東堅決主張改變方針,所剩3萬多紅軍的前途只有毀滅。”

  “凡革命達成,均須借助傳奇的引領。”在外國人哈裏森的眼中,長征是引領中國革命勝利的傳奇,類似于猶太人出埃及,也類似于拿破侖進軍莫斯科,或是美國馬車大隊穿越群山和草原征服西部……

  然而,沒有任何比擬能恰如其分地形容長征,它舉世無雙!

  許多人並沒注意到的是,長征的起步不是高歌猛進,卻是被迫突圍,是在無數的不可能中尋找可能。這些不可能的可能,挽救了中國,也震撼了世界!

  當“長征路上奔小康”採訪團的記者們在通道轉兵紀念館採訪之時,恰逢G20領導人峰會在杭州召開前夕。在全球經濟萎靡不振,“病懨懨”的世界經濟需要“中國藥方”的時候,新一代領導人習近平給出了答案。

  堅定信念、實事求是、獨立自主、勇於擔當的通道轉兵精神至今熠熠閃光,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湖南需要“通道轉兵”,中國需要“通道轉兵”,世界需要“通道轉兵”!

  鳳凰涅槃,靜謐邊城的當代貢獻

  鳳凰是圖騰,鳳凰是吉兆,鳳凰是湘西。

  曾經,提及湘西,大多數人的第一印像是沈從文筆下“淡淡的孤獨悲哀”之邊城;而今,提及湘西,更多人還會聯想到一個詞——十八洞村。

  這個村,因習總書記曾走訪慰問並首次提出“精準扶貧”而聞名全國;這裡有位苗族大姐因一句“不知該怎麼稱呼你”而火遍全網……

  2013年11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來訪貧問苦時,幾乎沒看過電視不認識總書記的石爬專,用苗語問“該怎麼稱呼你”。

  而今,太多人慕名而來想看看這位被總書記喚做“大姐”的石爬專,她很少説話,偶爾靦腆地笑,該掰玉米掰玉米,該喂豬喂豬,該挑土挑土。

  她的家裏,玉米、大米糧食堆滿倉,去年養的豬已經賣了高價,新養的小豬在豬圈裏嗷嗷叫喚,火爐已經燒上了木炭,準備好了迎接陰雨的秋冬。

  總書記走訪後兩年多的時間,十八洞村的確走出了一條特色的精準脫貧路,更重要的是,這一樣本的意義並不是一個鎂光燈下的“樣板”或“盆栽”。

[責任編輯:盧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