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網路媒體走轉改丨在長征和新長征的時光隧道中穿行

2016年09月05日 14:39:39  來源:新湖南客戶端
字號:    

  編者按:

  重溫一段歷史,

  你我不忘來時路。

  8月30日至9月2日,由中央網信辦主辦,湖南省委網信辦、省委黨史研究室、省扶貧辦共同組織的“長征路上奔小康”網路媒體“走轉改”大型主題採訪湖南站活動圓滿成功。

  4天、7縣、60多名記者一路風塵,

  從通道會議舊址恭城書院,到桑植縣劉家坪紅二、六軍團長征出發地、再到賀龍紀念館;

  ——重走長征路,只為不忘初心。

  從鳳凰縣廖家橋鎮菖蒲塘村、再到花垣縣排碧鄉十八洞村;

  ——深入精準扶貧點,只為繼續前進。

  (記者在通道轉兵舊址採訪))

  激蕩八十年,在長征和新長征的時光隧道中穿行

  ——“長征路上奔小康” 網路媒體“走轉改”湖南站紀實

  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朱玉文

  是命運輪迴亦或巧合?

  梳理四天的採訪之路,你會發現歷史在大湘西打上了兩個大大的驚嘆。

  80年前,通道轉兵,毛澤東同志力主召開的一個臨時會議,成功的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黨,挽救了中國革命,自此之後,紅軍峰迴路轉,雖歷經波折,最後勝利到達延安,直到革命勝利;

  80年後,十八洞村,習近平同志在施成富老人家前坪的一個座談會上,提出了“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精準扶貧”精準扶貧的核心思想,從此,中國吹響了精準扶貧的集結號。

  誰能想見,八十年之中,足夠影響中國歷史進程的大事件會發生在大湘西?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

  (通道會議會場場景。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龍騰 攝)

  

  一個火把,

  照亮紅軍前行的路。

  山上砍下竹子,一頭綁上黑布,竹筒裏塞滿棉花,將煤油澆入竹筒,紅軍靠著這些自製的火把,得以在夜裏行軍急。

  8月30日中午時分,79歲的通道縣縣溪鎮芋頭村的侗族老人楊正義在通道會議舊址恭城書院面對記者講述80年前的故事,縣裏的同志催促記者們上車去午飯,可是沒有一個記者願意離開。

  “當年紅軍長征途徑通道縣,我的父親給他們帶路,走了三天三晚,才到達貴州。當時,父親還是個20多歲的小夥子。”説起紅軍當年來到通道縣的情景,楊正義還是記憶猶新。

  通道會議舊址恭城書院古樸安靜。

  但在80年前紅軍波瀾壯闊的長征史詩上,卻刻下了難以磨滅、彌足珍貴的印記。

  ——1934年12月,中央紅軍長征途經通道境內時召開一次生死攸關的重要會議即“通道會議”。會議決定放棄了北上湘西與紅二、六軍團會合的原定方針,改向敵人力量薄弱的貴州進軍,使蔣介石在湘西消滅紅軍的企圖破滅。

  已失去指揮權的毛澤東當時只是列席,他的坐席都只能歪擺。

  他的這個“放棄原定方針、轉兵西進入黔”的建議幸被採納。

  中央紅軍的這一決定甩開了敵軍的圍追堵截,實現了偉大的戰略轉移,從而成功的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黨,挽救了中國革命,一代偉人也從這裡重新崛起,也為以後的黎平會議,遵義會議打下了重要的思想基礎和組織基礎。

  彼時,中央紅軍放棄北上湘西與紅二、六軍團會合,改道貴州,此時,紅二、六軍團會何去何從?

  簡言之,紅二、六軍團正在為中央紅軍打掩護。

  2天之後,9月1日,記者們就驅車到大湘西以北的桑植縣劉家坪紅二、六軍團長征出發地探尋。

  中央紅軍通道會議後西進貴州之時,正為紅二、六軍團發動“湘江攻勢”之季。

  此時,賀龍率領的紅二、六軍團從大局出發,以“多背些敵人過來”的戰略思想,支配著整個策應與配合的戰略行動。

  ——就長征而言,在這一時期,紅一方面軍以遠征為主,而紅二方面軍的任務是以策應和配合為主,以幫助黨中央及紅一方面軍減輕軍事壓力順利脫身為主。

  一個火把的故事,一輩一輩的傳遞,楊正義肯定會向給我們講述故事一樣,給他的兒孫們講,這樣的傳承,毫無生硬和空洞。

  爺爺的紅色故事,潤物細無聲。

  紅色的故事早早在孩子們的心中打下深深烙印。

  (記者們在賀龍公園採訪)

  

  8月30日、9月1日、9月2日,60多名記者,縱貫大湘西,採訪了長征路上的多個關鍵節點。

  這一行中,一個光頭老外記者引人注目:

  80年前,美國記者斯諾寫了一本《紅星照耀中國》,這本書成為西方了解長征甚至是中國革命的窗口,80年後,中國日報美籍記者泰勒(Tyler)跟隨50多名中國記者一道重走長征路,記錄新長征故事,見證中國滄桑巨變。

  泰勒在北京工作5年,他選修中國歷史,但對長征了解並不多。

  “長征非常艱苦,長征時期是中國共産黨的低潮期,但毛澤東在長征中確立了自己的地位”——這是泰勒對長征的初步印象。

  80年後的今天,“通道轉兵”、“兩把菜刀鬧革命”,就是這樣的紅色故事代代傳遞,人們循著長征留下的偉大精神,無論是和平建設的火紅年代,還是在脫貧攻堅的偉大戰役中,都一直在奮力前行。

  通道會議舊址恭城書院和桑植劉家坪紅二、六軍團長征出發地,

  他們縱貫了大湘西的一南一北、一頭一尾。

  山鄉巨變。

  沒有比湖南益陽籍作家周立波經典之作《山鄉巨變》來形容大湘西八十年滄海桑田更為合適的詞彙了。

  ——從北到南,龍永、永吉、吉懷、懷通,高速公路早已將大湘西貫通一體,高速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

  ——從北到南張家界荷花機場、銅仁鳳凰機場、懷化芷江機場早可以通達全球。

  ——從北到南張家界、鳳凰、芷江,早已成為世人熟知的旅遊勝地。

  (周祖會向記者展示自己的蜂蜜柚子茶 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龍騰 攝)

  

  獼猴桃、柑橘、蜜柚、高山葡萄,

  水果林漫山遍野。

  8月31日,鳳凰縣廖家橋鎮菖蒲塘村水果林裏,記者們置身在一片“甜蜜”的海洋。

  80後周祖輝,曾在廣州深圳打工多年,因為無法忍受和孩子的相思之苦,他返鄉寫下了自己的回鄉創業記。

  周祖輝“摸爬滾打”,他和湘西的高校合作,因地制宜地開發出了屬於自己的産品:蜂蜜柚子茶。

  菖蒲塘村富産柚子,産品原料來源不缺,加之他有獨特的製作秘方,産品獲得了市場的認可。目前,公司的直營店和加盟店有20多家,分佈全國多地。

  周祖輝已經開始從事農産品的深加工,可以想見,菖蒲塘村水果産業有著良好的基礎。

  菖蒲塘村是一個以土家族為主的少數民族聚居村,也是廖家橋鎮水果種植面積最大的行政村。三年以來,全村水果種植面積3700多畝,年産水果1300萬斤,農業生産總産值3500萬元。

  為擺脫貧困,菖蒲塘村嘗試引進獼猴桃、柑橘、蜜柚、高山葡萄等經濟效益高的水果品種,試種成功後立即推廣,市場步步打開;

  為拓寬銷售渠道,該村充分利用“網際網路+農村産業發展”模式,請來電子商務專家能手進寨指導,發展電子商務,與蘇寧易購等電商平臺合作。2015年僅蜜柚就在網上銷售近30萬斤。

  殊不知,曾經菖蒲塘村以“窮”聞名,“有女莫嫁菖蒲塘,塘上只長菖蒲草”。全村每人平均只有半畝水田、一畝多旱土,村民主要靠稻子、玉米維持生計,年每人平均純收入才600元,日子過得緊巴巴。

  依託水果産業規模開發,菖蒲塘村走出了一條脫貧致富的發展之路,現在,菖蒲塘村的産業發展走在廖家橋鎮,甚至是鳳凰縣前列。在菖蒲塘村的示範帶動下,與周邊村積極跟進,共同建設現代農業示範園。

  十八洞開,風起苗寨。

  這個貧困的村寨,因為總書記曾走訪慰問並首次提出“精準扶貧”而聞名全國。

  如果要項目、要財政撥款,這對十八洞村來説是最簡單不過的事情,但如果這樣脫貧,就是栽盆景、搭風景、做樣子,也就會失去可複製性、可推廣性。

  在花垣縣委駐十八洞村精準扶貧工作隊隊長龍秀林看來:“扶貧最更重要的是精神面貌的改變,一定要激發出了內生動力。”

  按照“不能搞特殊化,但不能沒有變化”的要求,工作隊和村支兩委從交通等基礎設施入手,讓十八洞村成功連接外界;從精神層面入手,讓十八洞村全體村民“擰成一股繩”。

  工作隊和村支兩委將一條3公里長的進村道路,拓寬到6米,並改為柏油路面。連通外界後,大型旅遊車輛可直接進村,前來參觀的遊客陡增。

  此後,他們順勢啟動鄉村遊,新修了梨子寨主停車場、公廁及1118米的遊步道,實施民居改造及改水、改廁、改廚……新修的石板路、新紮的竹篾墻、新添的青片瓦……兩年多時間,整個十八洞村,處處迸發著活力。

  村容村貌大變,村民的精氣神也更足了。

  2014年,工作隊和村支兩委把十八洞村青年和民兵組織起來,成立十八洞村青年民兵突擊隊,勇挑精準扶貧的各種急、難、險、重任務。突擊隊員隆英足,是村裏養豬大戶。2014年,她牽頭成立木蘭養豬合作社,賒給貧困戶仔豬和飼料,免費提供技術指導,18個貧困戶入社養豬,“錢景”看好。

  凝心聚力的效果明顯,

  更多的貧困戶,有了更強的脫貧願望並付諸行動。

  6組村民楊秀富、龍拔二夫婦,在工作隊幫扶下,開了一家羊肉館,去年一舉脫貧。客人有需要時,龍拔二還現場表演苗繡技藝。

  十八洞的扶貧讓村民們克服了“等、靠、要”的思想,從要我脫貧轉變到了我要脫貧。“精準脫貧”的經驗可複製、可推廣。

  三年的時間,由深度貧困村到136戶貧困戶全部脫貧摘帽,由默默無聞的苗寨到鄉村遊的勝地,由“精準扶貧”首倡地到全國精準扶貧典型……短短兩年多時間,花垣縣十八洞村猶如鳳凰涅槃,“精準扶貧”之花結出了“精準脫貧”之果。

  ——2013年11月3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蒞臨菖蒲塘村視察,提出了“依靠科技,開拓市場,做大做優水果産業,加強脫貧致富步伐”的重要指示,

  ——當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湖南湘西州花垣縣十八洞村訪貧問苦,並作出“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精準扶貧”和“可複製、可推廣”地重要指示。十八洞村成為了“精準扶貧”的首倡地。

  ——9月1日一整天,記者們追隨著總書記的足跡,重走了這段難忘的旅程。

  (美國記者泰勒與中國記者一道重走長征路)

  

  四天的時間,記者們在八十年前紅軍長征和八十年後精準扶貧的時光隧道中穿梭。

  歷史的縱深給記者們極大的震撼。這給美國記者泰勒的衝擊尤其明顯。

  “當我來到這裡的時候,我不知道要期待什麼,我從沒有來過中國這些貧困的地方。”正如泰勒在他的稿子裏面寫到,不了解長征的他,第一次來到中國貧困區。

  在十八洞村,龍德成老太太拉著泰勒的手,跟他講脫貧故事,泰勒覺得特別感動。

  “太太住在這樣封閉的大山裏,本身就是很艱難的人生,在這種條件下還很樂觀,積極向上,充滿正能量。”Tyler覺得自己對長征精神有了新的理解,長征精神就是中國人堅韌不拔的精神。“中國人選定了一個目標就一定會做到,經歷地震等災難都能挺過去。全世界範圍內都有這種堅韌的精神,但在中國人身上,這種堅韌達到了極致。”Tyler説,長征的先烈們,為了理想,為了生存,那麼艱苦的條件也沒放棄,最後完成目標。

  泰勒很期待中國的扶貧政策,比如發放小額貸款給村民,教村民養殖技術。“跟長征一樣,脫貧也是個長期的、艱難的過程,需要費很多人力、財力、物力。”他理解了為什麼有人把脫貧比喻成新長征。

  隨著採訪行程的推進,他看到許多貧困山區修起了水泥路,建起了洋房,一個個家庭脫離了貧困,泰勒説自己真真切切感受到了中國的發展。

  (重走長征路,對每一個記者來説都是一次難忘的教育)

  

  不忘初心,繼續前進。

  ——深夜中開會、飯點時採訪、山雨中前行、通宵夜寫稿,這些記者足可謂之“長征新一代”。

  8月30日,記者們不管一天高鐵的風塵,甫一報道,就在晚上八點召開全團工作會議,佈置報道工作;8月31日,在通道會議舊址恭城書院採訪時,早過了飯店,記者們仍然在細心採訪,工作人員不斷催促,依然不願離開,直到下午3點才開始午餐,簡單午餐之後,又迅速趕到下一個採訪點;9月1日,天下山雨,記者們批上雨衣徒步進山,走進十八洞村;白天採訪,夜晚寫稿發稿,很多記者在採訪途中利用碎片化時間發微博,發圖片,深夜就開始寫通訊,寫評論,很多記者都是通宵寫稿;而團部每天都在淩晨一點開會,佈置第二天的工作安排;甚至,司機師傅每天早上5點半就出發去為車輛檢修、加油,方便團隊的行程。

  ——志行萬里者,不中道而輟足,長征永遠在路上。

  在一週時間裏,記者沿著紅軍的足跡,用文字、圖片和影像等形式,展示紅軍長征勝利的光輝歷史和英雄壯舉,展示湖南長征沿線各地經濟社會發展的輝煌成就和人民群眾的幸福生活。記者們對紅軍長征偉大勝利歷史的回顧,也是對革命老區新發展、新變化的全面展示。那些有深度、有力度、和溫度的全媒體報道,將三湘大地弘揚長征精神、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精彩故事分享給全國的朋友們。

  長征精神是中華民族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的體現,也是保證我們革命和建設事業從弱走向強大的精神動力。因此,80年後記者們重走長征路,不僅是尋訪不忘初心的根源,還會為我們在精準扶貧和全面實現小康的偉大戰役中提供繼續前進的不竭動力。

  這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説,長征永遠在路上。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