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約十八洞牽手奔小康
“人可以不完美不成熟 不能不學習不進步” ,作為曾經菖蒲塘的農民,現在投身創業開發菖蒲塘農産品的周祖輝這樣説道。在菖蒲塘隨處可見這樣的新型農民,他們的脫貧信心堅定十足。
央廣網鳳凰8月31日消息(記者 陳欣)為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週年,8月31日,由中央網信辦主辦,湖南省委網信辦、省委黨史研究室、省委扶貧辦聯合組織的“長征路上奔小康”網路媒體“走轉改”大型主題採訪活動走進湘西。
來自中央和地方52家重點新聞網站、商業網站和新媒體組成的採訪團,將鏡頭對準精準脫貧“湘西模式”,以全媒體報道“近年來湘西州在脫貧攻堅、創新創業等方面的巨大成就”。
2013年11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十八洞村考察,改變了整個村子的命運。
“自己不致富、不能當幹部、不帶群眾富、不是好幹部”,身為菖蒲塘村基層幹部的麻喜成説出了在這裡的特殊任用要求。
76歲的的苗族老人龍德成家裏開起了農家樂和網店,從此過上了好日子。老人開心的和記者握手。
2013年11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帶著對湘西土家苗寨的牽掛,來到菖蒲塘村,提出了“依靠科技,開拓市場,做大做優水果産業,加快脫貧致富步伐”的指示,進一步為菖蒲塘村發展指明瞭方向,也極大地提振了全村的信心。
曾經貧窮的菖蒲塘村被外界形容為“女兒千萬不要嫁到菖蒲塘村”。三年來,全村水果種植面積3745畝,年産水果1300萬斤;農業生産總值3500萬元,農民純收入7000元。90%的果農收入達3萬元以上,90%的農戶建起了小洋樓,98%的農戶實現了電氣化,自來水和水泥路入戶率達100%。先後並評為湖南省新農村建設示範村,湖南省美麗鄉村示範村。
菖蒲塘村的産業發展走在廖家橋鎮,甚至是鳳凰縣的前列。目前,菖蒲塘片區現代農業示範園種植特色水果面積6739畝,其中獼猴桃2272畝、柚子1063畝、早熟蜜橘803畝、椪柑1911畝、高山葡萄190畝。
苗家秀娘坐在苗繡展示廳門口,展示苗繡手藝,一個月就能賺1500元。
紅心獼猴桃
十八洞村民為了迎接八方來客,泡的“第一杯熱茶”
抱著幫村民增加收入、增加産品附加值的想法,2015年,廖志新決定在村裏實驗“網際網路+農村産業發展”的模式,成立千湘茗坊電子商務服務中心,拓寬銷售渠道。服務中心裏只有兩台電腦和三個員工,他們去年跟某電商平臺合作,幫助菖蒲塘村銷售了30萬斤蜜柚。
如今,千湘茗坊電子商務服務中心已經小有名氣,淘寶店“千湘茗坊”銷售菖蒲塘村及附近村鎮的獼猴桃、獼猴桃幹、薑片等,月銷量近萬筆,成為村民銷售農産品的好幫手。“去年蜜柚豐收的時候,我們通過跟電商平臺合作,一次性就賣出了10萬斤蜜柚,全年銷售30萬斤。” 廖志新介紹。
“以前這裡很窮的,我有三個女兒,全家就靠老公一人在外打工賺錢,小孩差點連書都上不起。”回憶起曾經“窮苦的日子”,湘西花垣縣十八洞村的農婦石領鳳不禁眼泛淚光,聲音哽咽。
實施精準扶貧後,村裏的農婦們也搖身一變,成為巧手“繡娘”,一針一線地繡出了自己的脫貧致富路,繡出了十八洞村的嶄新面貌。
“精準扶貧”中最重要的是“精準”精準二字。湘西的“精準”措施做到了建檔立卡,做到了因地制宜,做到了創新産業,做到了擁抱網際網路+……其中,更重要的是精準“扶志”,當地群眾告別“等、靠、要”,自力更生攜手脫貧的願望非常強烈,這種精準脫貧不“栽盆景”、“造風景”,是一種可複製的寶貴經驗。
[責任編輯:盧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