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專家:G20比G7更具有代表性 幫世界恢復信心

2016年08月30日 09:28:12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自2008年舉行第一次峰會,G20在世界經濟治理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但也面臨質疑。《南華早報》説,2008年,各國合力避免金融危機觸發全球衰退之時,G20成為政策協調的力量。但危機過去之後,協調對策的迫切感也就隨之減弱。2014年的布裏斯班峰會上,各國制定了龐大的目標,以期在2018年左右將G20的國家生産總值額外提高至少2%。如今再談論這個目標,有點尷尬。“東亞論壇”網稱,近年來G20表現不佳,各國已經受累于大量國內戰略和G20制訂的行動計劃,人們完全有理由懷疑拋出更多國內和國際行動計劃到底還有沒有用。G20要帶來增值,各國應該做得比過去更多。

  《韓國日報》則擔心,中國作為本屆G20峰會主辦國,希望在全球發揮中心國家的作用。但目前中美關係正面臨複雜局面,在東海、南海和薩德問題上立場差異明顯。德國電視一台評論説,G20成為全球持續發展的平臺正面臨巨大困難,要處理的矛盾有很多。

  金燦榮25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説,儘管G20峰會沒有機制化,它只是一個論壇,執行效率存在一些問題,但總的來看,G20峰會對於世界恢復信心,以及世界各主要經濟體協調經濟和金融政策起到了很大作用。與G7相比,G20顯然更具有代表性。這次峰會出席國家國內生産總值佔全球90%,貿易量佔世界80%。特別是一些新興市場國家或發展中國家,他們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更大。與G7相比,G20顯然更符合新的國際力量對比,也更符合歷史潮流。

  北京大學教授曹和平24日在英國《金融時報》撰文稱,當前中國乃至世界經濟正在面臨一場新的能源革命。G20杭州峰會將綠色金融作為重點議題進行探討,正是從全球宏觀視野出發,尋找新一輪經濟增長的驅動力量和增長極。中國正在尋求經濟發展的綠色轉型,雖然現在與理想目標還有一定的距離,但是中國走在正確的方向上。金燦榮説,對復蘇乏力的世界經濟而言,中國的改革和創新實踐不但能夠提振全球經濟增長的信心,而且對全球的經濟結構改革和治理具有標桿意義。

[責任編輯:李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