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光明日報評論員
“不經過戰鬥的捨棄是虛偽的,不經劫難磨煉的超脫是輕佻的,逃避現實的明哲是卑怯的。”這是傅雷對貝多芬的理解。
中國女排在裏約奧運會女子排球頒獎儀式上。新華社發
“所有的困難都是比賽的一部分。”這是郎平對體育的理解。
從小組第四到最終的冠軍,從連負荷蘭、塞爾維亞、美國到擊敗巴西、逆轉荷蘭、力克塞爾維亞,中國女排用了兩周的時間。從輸泰國、輸日本、輸土耳其,只能名列亞洲第四到重整旗鼓再登世界之巔,中國女排用了3年。從亮相世界排壇到再度奧運折桂,中國女排已歷經30多年。
“拼了!拼到你死我活!”郎平這樣動員她的隊員。
“女排精神不是贏得冠軍,而是有時候知道不會贏,也竭盡全力。”郎平這樣鼓勵她的“戰士”。
30多年來,中國女排就是以這樣的拼搏精神激勵自己,戰勝困難。就算狀態處於低谷,就算實力不佔上風,但她們咬牙堅持,絕不後退。正是在高峰與波谷的顛簸中,在讚美與質疑的嘈雜中,在勝利與失敗的摔打中,在誘惑與謾罵的交替中,中國女排不迷失、不信邪、不動搖,把所有的困難照單全收,把所有的不利化為動力,任驚濤拍岸,看潮起潮落,一次次以拼搏的姿態帶給我們驚喜與感動。
中國女排是一個整體。郎平説:“我們隊裏12個人,誰上場都是主力。”在最後3場對巴西、荷蘭、塞爾維亞的比賽中,12名隊員輪番上場,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老隊員穩定軍心,新隊員敢打敢拼,人盡其力,團結奮鬥。“板凳深度”讓中國女排深不可測,在對方教練員大叫“戰鬥”的時候,郎平沉著自若,以平日練就的內功化解對方的重錘,中國女排用行動生動詮釋了集體主義精神。
“郎平,祖國真的需要你。”收到國家體委的傳真,剛在美國安頓好生活的郎平提起行李箱隻身回國,開始了重新創業。在中國女排歷史上,服從祖國召喚的責任感、使命感一以貫之。30多年前,張蓉芳、陳招娣、周曉蘭是這樣,今天,惠若琪、朱婷、魏秋月也是這樣。“為國爭光,報效祖國”始終是中國女排的信念,在國際賽場升國旗、奏國歌一直是她們最大的心願。
在這種精神感召下,中國女排夯實基礎、苦練內功,技戰術水準不斷提高,快速多變的打法不僅是中國隊制勝的法寶,也為世界各隊所效倣,改變了世界排壇原有格局。
回憶總是美好的。今天女排的教練席上,郎平、賴亞文凝聚著我們對老女排的回憶,她們向世界證明:中國人,行!而現實更美好,因為今天的現實是過去的積聚,也將成為新的發展的起點。中國女排崛起于改革開放之初,五連冠的偉業震驚世界,以“無私奉獻精神、團結協作精神、艱苦創業精神、自強不息精神”為特點的女排精神更成為民族面貌和時代精神的集中體現。今天的中國女排繼承發揚了這種精神,我們也更需要這種精神。現在,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我們每個人的夢想、體育強國夢都與中國夢緊密相連。繼承和發揚女排精神,全面建成體育強國的目標一定能夠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一定能夠實現!
《光明日報》( 2016年08月22日 01版)
[責任編輯:王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