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有志
這是衣索比亞維和步兵營不會忘記的名字——中國士兵李磊。
今年2月,衣索比亞步兵營一輛步戰車出現故障,幾名修理人員折騰了好幾天,依然無可奈何。
那天,作為維和步兵營步兵一連修理工的李磊受命去幫忙修車。起先,見中國營只派來一個其貌不揚的“小個子”,對方有點失望。
但讓埃軍官兵想不到的是,3小時後,李磊就把戰車修好了。
入伍5年,李磊曾讓許多人“想不到”。
2011年,站在隊伍裏,身高1.65米、體重不到60公斤的新兵李磊,顯得格外瘦小。人高馬大的新兵班長陳勝軍,很不情願地把這個“小個子”領回班裏。
新兵連第一次摸底測試,李磊5項測試4項不及格。班裏來了個“後腿兵”,陳勝軍十分鬱悶。
然而,陳勝軍漸漸發現這個“小個子”不一般:仰臥起坐、俯臥撐、引體向上……別人做100個,他咬著牙做200個;每天天不亮,他就起床繞著營區跑;中午不睡覺,他還在跑;晚上熄燈後,他繼續跑……結果,新兵下連考核,李磊各項課目全部優秀。
要想在修理連立身,戰車修理技術必須過硬;要想技術過硬,就要苦練脫層皮。老班長説過的這句話,李磊一直記在心上。
在那冬冷夏熱的“鐵疙瘩”裏,靠著勤學苦練,李磊只用了1年多時間就成了連隊的技術骨幹。
作為一名年輕的修理工,入伍第2年,李磊就自己製作了某型戰車制動轂拆卸支架,這項創新成為全旅修理工的“福利”。入伍第4年,李磊還練就了蒙眼分解結合變速器二軸的絕活,為全旅進行課目示範。
而説起楊樹朋的本事,最值得炫耀的莫過於此——
2013年11月,旅裏組織大比武,其中有個課目是“並列機槍打氣球”,要求射手利用戰車上的並列機槍在百米距離上射擊直徑10釐米的懸浮氣球。
槍響球破,24秒擊毀5個目標,楊樹朋創造的紀錄至今在旅裏無人打破。今天,“楊根思連”的走廊裏依然挂著楊樹朋那次比武折桂的大幅照片。
神奇的背後是千錘百煉。15年來,楊樹朋的腳步從未停歇,成長為全旅首批“特級射手”之一,連續10年被旅表彰為“神炮手”。身邊的戰友説:“他天生就是神炮手的坯子,操炮像指揮自己的手腳,每次比武輕鬆就能得滿分。”
[責任編輯:郭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