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同志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全面深刻地闡述了新的歷史時期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發展的使命和方向。講話高屋建瓴、大氣磅薄,充滿了文化自信,讀來令人振奮,對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來説是一種激勵,也是一種要求。一切有理想、有抱負的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都應該立時代之潮頭、通古今之變化、發思想之先聲,積極為黨和人民述學立論、建言獻策,擔負起歷史賦予的光榮使命。
中國的偉大實踐需要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指導
習近平同志強調:“一個沒有發達的自然科學的國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個沒有繁榮的哲學社會科學的國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這一重要論述充分顯示了我們黨在新的歷史時期對哲學社會科學的高度重視。習近平同志指出,哲學社會科學的特色、風格、氣派,是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産物,是成熟的標誌,是實力的象徵,也是自信的體現。要按照立足中國、借鑒國外,挖掘歷史、把握當代,關懷人類、面向未來的思路,著力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在指導思想、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等方面充分體現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這是我們黨賦予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的重要使命。
習近平同志在講話中著力強調了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的中國特色。當前,在我國哲學社會科學領域,許多學科的構建是從西方學習移植過來的,這種現象在歷史學、哲學、政治學、法學、經濟學、人類學、社會學等學科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現。應當承認,西方這一整套以“分科治學”為基礎的學術分類,推動了世界學術的進步,也確立了20世紀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的基本框架,促使中國傳統學術完成了從“經史子集”向“分科治學”的現代轉型。但時至今日,這種學習移植也帶來一系列問題,突出表現為在哲學社會科學一些學科中,理論預設、研究基礎等主要基於西方的學術經驗,與中國的材料、傳統和文獻有相當大的距離。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巨大成就,中國已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社會所發生的翻天覆地變化,已經很難用西方那一套學科概念體系來解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取得巨大成就,其中的原因是什麼、規律在哪?怎樣解決新時期中國在改革發展中遇到的問題,繼續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向前發展?這些都是西方現有的哲學社會科學無法回答的問題,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必要性和主要根據也恰恰在於此。如何把中國經驗理論化,如何從中國經驗中提煉出帶有一般意義的概念和範疇,這應是下一步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所要面對的基本課題。我們應在回應中國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實現對哲學社會科學的中國化改造,這種改造就是把中國經驗昇華為一般理論原則,從而建立起自己的學科體系。時代呼喚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要有一個大發展。在西方一些學者並不看好中國的政治體制、社會體制的背景下,這一任務顯得尤為緊迫。
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要能解釋中國的過去,這個過去既包括新中國成立以來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的歷史,也包括中國近代歷史,還包括中國古代歷史。當然,更為重要的是,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要能指導當下中國的偉大實踐。這是因為,如同“人類社會每一次重大躍進,人類文明每一次重大發展,都離不開哲學社會科學的知識變革和思想先導”一樣,中國當前這種前無古人的偉大實踐,也同樣需要一種前所未有的哲學社會科學來指導。這種前所未有的哲學社會科學必須通過幾代人的辛苦努力來鍛造,這是時代對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呼喚。面對這種責任、這種呼喚,中國的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必須以大抱負、大擔當和大創造予以回應。
以堅定的文化自信發展21世紀馬克思主義
習近平同志指出,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要善於融通古今中外各種資源,特別是要把握好馬克思主義、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國外哲學社會科學這三方面的資源。他還強調指出,“綿延幾千年的中華文化,是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成長髮展的深厚基礎。”由此可見,中華文化是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重要資源和深厚基礎。我們要把中華文化放在新的時代條件下、放在世界文明的大視野大格局中來把握和審視,樹立堅定的文化自信。
文化是一個生命體,只有在與不同文化的交流對話中才能日日新,永葆生命活力。中華文化在源發階段就是不同部落文明逐步融合的産物,後來産生諸子百家,各派思想相互激蕩,推動了中華文化的深入發展。在古代,佛教在東漢時期傳入中國,曾與中國以儒、道為代表的本土文化有過激烈交鋒,但中華文化最終接納融合了佛教,佛教成為中華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佛教的中國化為外來文化進入中國樹立了典範,也説明中華文化從來就是一種有著開放特徵的文化,不會拒絕外來文化而固步自封。與此同時,外來文化的融入也從來沒有削弱中華文化的主體性和文化自信,反而使中華文化更加博大精深。
晚清以來,中西文明大碰撞,中華文化開啟了新一輪大開大闔的生命歷程。我們不得不承認,晚清是中華文化的一個低谷,而同一時期西方文化“其道大光”,生命力持續高漲。鴉片戰爭後,在西方文明的衝擊下,源遠流長的中華文明遭受重創,不少中國人因此喪失了文化自信,言必稱希臘,甚至主張全盤西化。其實,換個角度看,近代以來我們對傳統文化的批判與反思,實質上可以説是中華文化的鳳凰涅槃,是又一次大開大闔的起點,中華文化的精神及其生命活力從未消失。
近代以來,各種西方文明涌進中國,中國也在各個方面向西方學習。從學習西方的科學技術到政教制度再到倫理觀念,這其中有個不變的主旨,那就是愛中國、救中國,夢寐以求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中國人之所以選擇與接受馬克思主義,與中國人“取法乎上”的偉大心志與“平天下”的濟世情懷有著密切關係。習近平同志指出:“馬克思主義進入中國,既引發了中華文明深刻變革,也走過了一個逐步中國化的過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取得了重大成果,但還遠未結束。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繼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結合當代中國、當代世界的發展現實,融匯中華文化的諸多智慧,努力發展21世紀馬克思主義,是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界的重要任務。
習近平同志指出:“我們説要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説到底是要堅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歷史和現實都表明,一個拋棄了或者背叛了自己歷史文化的民族,不僅不可能發展起來,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場歷史悲劇。”這就告訴我們,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發展21世紀馬克思主義,我們要有堅定的文化自信。
弘揚中華文明,為人類文明發展開闢新路
習近平同志強調:“中華民族有著深厚文化傳統,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體系,體現了中國人幾千年來積累的知識智慧和理性思辨。這是我國的獨特優勢。中華文明延續著我們國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脈,既需要薪火相傳、代代守護,也需要與時俱進、推陳出新。”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一個重要任務就是推動中華文明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為人類文明發展開闢新路。這裡的中華文明,主要是指廣義的儒家文明。
儒家文明可以從狹義與廣義兩個角度來觀察和把握。狹義的儒家文明主要是指由孔子開創的儒學及其在歷史實踐中的展開,而廣義或泛化意義上的儒家文明則可以指代整個中華文明,這種泛化意義上的儒家文明在海外或國際漢學界比較常用。儒家文明對中國社會各個方面都産生了巨大影響,長期居於中華文明的主流或主幹地位,其他思想流派的發展多多少少都受到儒家思想的影響。當然,儒家思想在歷史發展中也積極接納融匯了其他思想流派和外來文明中的合理因素,使自身在深度和廣度兩個方面不斷拓展,從而生生不息、與時俱進。
習近平同志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稱頌了25位中華民族傑出的思想大家,其中有18位是大儒。他強調:“要加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挖掘和闡發,使中華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與當代文化相適應、與現代社會相協調,把跨越時空、超越國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當代價值的文化精神弘揚起來。”儒學産生發展于宗法社會,一些主張難免有其歷史局限性,但是我們絕不能因此把儒家文明一概抹殺,而應看到儒家文明仍是中國人為人處世、安身立命的重要精神資源。今天,我們需要對儒家文明進行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既要傳承弘揚,更要發展創新。這是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重要任務。
當前,世界風雲激蕩,各種不穩定因素與危機急劇增加,人類文明發展面臨種種困境,而經過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中華文明一定會“同各國人民創造的多彩文明一道,為人類提供正確精神指引”。我們要有這個文化自信、文明擔當和天下胸懷,以更大的底氣與豪氣發展出新的中華文明,為人類文明發展開闢新路。
(作者為山東大學校長、儒家文明協同創新中心理事長)
[責任編輯:王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