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媒體評被逐瑞典人稱在中國遭虐待:表現相當市儈

2016年07月12日 06:31:54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今年1月3日,瑞典公民彼得達林在北京被司法機關控制,他一共被關押了23天,在這期間對自己的違法行為供認不諱,後被釋放,離開中國大陸。

  達林35歲左右,被抓前為“人權衛士緊急救助協會”工作。這個機構總部設在美國,自稱致力於“直接為受迫害的人權衛士提供重要的救援和資助”,以及提供相關的培訓和支援。該組織未在中國大陸註冊,達林利用一個離岸賬戶從美國民主基金會等西方機構獲得資金,從事了他後來承認危害中國國家安全的活動。

  有意思的是,達林日前接受《紐約時報》採訪,完全“翻供”,稱自己當時在認罪問題上與中國警方合作,是因為當局已經表明會將他驅逐出境,而他想加快這個過程。

  《紐約時報》根據對達林的採訪寫成很長的報道,描述了達林被關押23天的很多細節。儘管整 個講述的語氣頗有“控訴”味道,還有些對關押地點其他嫌犯待遇的猜測(因為達林沒看見),但是一些基本事實是:達林沒有挨打,他見到了瑞典使館官員,他被 沒收的東西走之前全還給了他,除了3500美元沒還,警方表示用於支付他返回瑞典的機票,還有寄養他的寵物等。

  達林指稱對他的虐待為:對他的提審通常是在晚上他疲倦時,另外就是關他的房間夜裏不熄燈,他後來抗議,説這按照國際公約“等同於酷刑”,這種做法“很快被停止”了。

  給人的感覺是,達林是個可以因為個人私利而輕易犧牲原則的人。他在中國大陸和對西方媒體拋出截然相反的説法,這兩種説法肯定至少有一種是假的。《紐約時報》斷定他在中國的供述受到了壓力,但實際情況呢?

  達林在中國被關押不久就見到了瑞典使館官員,他很清楚自己沒有危險。如果為了“加快進程”這麼點好處,他就肯説假話,那麼他回到西方後想“洗清自己”、重獲環境信任的壓力會更小嗎?他會不會説更多假話?

  這個人一方面像是為人權和司法獨立奮鬥的“聖徒”,一方面上來就搞無照經營,而且公私混搭,賬目不清,還見什麼人説什麼話,怎麼對自己有利怎麼説,表現得相當市儈。此人説完全相反的話就像從不同的嘴角吐瓜子皮一樣順溜。

  一些西方媒體把達林完全作為正面人物描述,似乎他們覺得只要是去中國政治上搗亂的,宣揚西方價值觀的,用什麼招都是對的。就是飛檐走壁,搞007和諜中諜,都站在道義制高點的雲端上。

  那些西媒大概覺得中國就沒有法律,寫在紙上的法律條文對西方人也不應有約束力。看看《紐約時報》和達林的對話,他們談論中國簡直就像在談論一個古怪的世界。

  其實達林和採訪他的記者才真的有點“怪”,或者叫有點“不知天高地厚”。達林來自 的國家瑞典只有980多萬人口,大約是中國社會規模的1/130,相信他完全想像不了中國社會治理上的複雜性。他對人權的理解除了他很狹窄的生活經驗和西 方書本上的理想主義描述,不知還能有什麼更豐富的素材基礎。

  採訪他的記者以及《紐約時報》給了這個故事如此大的講述空間,只能説他們的興趣點一直沒有跳出“人權人士”同中國政府作對那個針尖大的領域。西方媒體看中國人權的眼神有點像“對眼”,那樣的興奮和集中有一種反自然的不對勁。

  西方圍繞中國人權的輿論越來越偏執、淺薄,而且漸漸有了肆無忌憚的胡來。他們形成了相當固化的思想及話語邏輯,面對中國的現實,他們幾乎不再思考,只是往他們的現有邏輯裏硬塞硬套。一些通過常識就能看出的荒謬,他們身陷其中卻渾然不知。(作者是環球時報評論員)

  來源:環球時報

[責任編輯:郭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