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南京虐童案三母子對話:兩個媽媽你選哪一個

2016年03月23日 09:00:23  來源:新京報
字號:    

南京虐童案三母子對話:兩個媽媽你選哪一個

  2016年3月18日,李徵琴接受採訪。新京報記者尹亞飛 攝

南京虐童案三母子對話:兩個媽媽你選哪一個

  2016年3月18日,南京,施小寶和生母“租住的家”。新京報記者 尹亞飛 攝

南京虐童案三母子對話:兩個媽媽你選哪一個

  李徵琴和養子曾經外出遊玩的照片。新京報記者尹亞飛 攝

  原標題:“南京虐童”母親出獄之後

  李徵琴説,她現在是個罪犯,不知道適不適合再做孩子的媽媽,“你跟親媽也生活這麼長時間了,兩個媽媽你要選一個。”施小寶低著頭,站在李徵琴旁邊,兩隻手摳來摳去,遲遲不肯説話。當虐童成為案件之後,涉案家庭正在經歷什麼?

  3月13日上午7點50分,江蘇常州女子監獄大門左側的小門打開,51歲的李徵琴從中走出。服刑半年之後,這位“南京虐童案”的被告釋放出獄。

  接她出獄的人,是表妹張傳霞以及養子施小寶。張傳霞是施小寶的生母。

  張傳霞一下子跪在李徵琴跟前,大聲痛哭:“表姐,我對不起你!”施小寶撲上來,緊緊抱住李徵琴,三人哭成一團。

  去年3月31日,李徵琴在家用撓癢拍、跳繩毆打養子——10歲的施小寶(化名),致其背部、腿部等部位留下一道道血印。同年9月30日,李徵琴被以故意傷害罪,判處有期徒刑6個月。

  事發後的一年中,施小寶重新回到生母張傳霞身邊。但他已經不再習慣寄居簡陋公寓的生活,由於長期分離,他和生母親關係生疏。

  “孩子還會要我嗎”

  走出監獄之後,李徵琴迫不及待地想知道養子對她的看法有沒有改變。

  “虐童案”發生後,她知道網上不少人叫她“惡母”。

  事發之前,李徵琴是一家媒體駐江蘇記者站主持工作的副站長,丈夫是一名從業20多年的律師。兩人組成了南京城一個典型的中産家庭。

  李徵琴和丈夫之前都有過一次失敗的婚姻,兩人離婚後重組家庭。李徵琴有一個女兒,去年剛從南京一所知名大學畢業,目前正準備考研。

  4年前,李徵琴回安徽農村老家。當時,表妹張傳霞有三個孩子,包括已經6歲的施小寶。

  張傳霞家裏生活困難,養3個孩子捉襟見肘,李徵琴主動提出收養施小寶。

  “我們家條件差,我沒有知識,不能在學習上輔導他們。表姐家條件好,兩人文化水準高,小寶在她家會成才。”張傳霞説。

  當時,張傳霞告訴孩子,説他是李徵琴親生的,之所以送到安徽生活,是因為要忙工作,現在家庭條件好了,所以來接他回家。“孩子很開心,跳上車就跟著去了南京。”

  “我現在是一個罪犯了,不再是寶寶心目中驕傲的‘記者媽媽’,這麼長時間沒見,寶寶還要我嗎?”儘管孩子已經10歲,李徵琴還是習慣稱養子為“寶寶”。

  回家之前,李徵琴訂了一個賓館洗澡,按照家人囑咐,她要把在監獄裏的晦氣洗掉。洗完澡後,李徵琴決定和養子正式談一次,告訴孩子真相。

  當時,在賓館裏,李徵琴坐在椅子上,施小寶站在旁邊,生母張傳霞坐在對面,李家很多親戚都在。

  李徵琴説,“你跟親媽也生活這麼長時間了,兩個媽媽你要選擇一個。”

  施小寶低著頭,站在李徵琴旁邊,兩隻手摳來摳去,遲遲不肯説話。大人們讓其用手指,指到誰就表示選擇誰,但孩子仍然沒有任何表示。

  李徵琴於是拉著施小寶的手,往生母方向指,孩子的手卻使勁往回縮。

  最終,施小寶將他的選擇悄悄告訴了他最信任的姐姐,他的選擇是李徵琴。

  “我看見表妹臉色有變化,她畢竟是親媽,帶到了6歲。”李徵琴和剝洋蔥説。

  “在家裏鞭打孩子也是違法的”

  對於曾經抽打孩子,李徵琴承認確實不對,“當時發現孩子説謊,一下子情緒失控。”

  按照李徵琴的描述,去年3月31日,李徵琴接到報喜電話,施小寶語文考了全班第一名。看到試卷後,李徵琴發現孩子撒謊。

  “他的功課都是我輔導,哪些知識點掌握,哪些不掌握,我很清楚。這次考試的知識點好多都是他不會的。”李徵琴説,很顯然,他是抄的。

  施小寶一開始不承認,直到李徵琴準備給他的同桌打電話,他才認錯。

  李徵琴最痛恨撒謊。而施小寶時常會撒謊,他曾説沒有英語作業,直到學期末老師問及,李徵琴才知道,孩子整整騙了她一個學期。

  李徵琴拿起桌上的抓癢耙,就開始打。

  “我有高血壓,平時不能生氣,一生氣腦子就發暈。”李徵琴用撓癢拍刷施小寶的腿,施小寶喊,媽媽,我下次再也不了。

  打完後,施小寶準備做作業,打開書包,李徵琴看見了裏面的跳繩,情緒再次失控。

  “除非體育課,不準帶跳繩到學校。”李徵琴説,因為孩子頑皮,會和同學開玩笑,擔心他不知輕重,用跳繩勒孩子,所以一再叮囑,孩子答應過,沒想到他又撒謊。

  李徵琴拿起跳繩又開始打,紮好的跳繩刷一下,施小寶身上便會多好幾道痕跡。

  2015年4月3日,即施小寶被打3天后,一組顯示其身上纍纍血印的照片傳遍網路:施小寶佩戴著紅領巾,耳孔外有血痂,臉上有一道大豆大小的傷疤;手臂、背部、雙腿等部位,佈滿上百條長短不一的紅色血印;右腳紅腫。

  微博圖片迅速發酵,要求嚴懲李徵琴的民意洶湧。南京警方很快介入此案調查,並於4月4日將李徵琴刑拘。

  2015年9月30日,“南京虐童案”一審開庭。李徵琴因犯故意傷害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六個月。11月20日,南京市中級法院二審維持一審判決。

  “就是要讓大家知道,你在家裏鞭打孩子構成輕傷也是違法的。”參與此案聽證的黃瓊花和剝洋蔥(微信ID:boyangcongpeople)説,她將案件視為司法保護未成年人的典型案例。

  此前,她曾擔任“南京餓死女童案”陪審員。

  不打不成才?

  這不是施小寶第一次被打。

  南京市公安局高新技術開發區分局出具的相關報告,證實2014年6月,民警潘超接到施小寶學校老師反映,發現施小寶臉上有被打造成的淤青痕跡。

  2014年9月,老師再次致電潘超,反映施小寶被李徵琴毆打,造成身上受傷。

  潘超打電話詢問李徵琴是否毆打過施小寶,李徵琴表示因為孩子調皮,教育的過程中打了幾下。

  公訴方還提供了施小寶所在學校多位老師以及李徵琴一位鄰居的證言,均證實他們發現施小寶以往受傷的情況。

  李徵琴對警方和公訴方的指控予以否認。她説,2014年6月和9月她沒有打過小孩,也沒有接到過警察的電話。

  李徵琴説,她在法庭上曾要求警方提供通話記錄等相關證據,法庭沒有採納。

  李徵琴不認同自己是“惡母”。施小寶在南京期間,李徵琴拍下數千張照片,她一一介紹這些照片背後的故事:“説我虐待小孩?我寵他還來不及呢!”

  出獄後,李徵琴拒絕了多家約訪的媒體,最終答應剝洋蔥(微信ID:boyangcongpeople)採訪,是希望能夠早日解決孩子的遺留問題。

  她覺得,打孩子,源於對孩子要求嚴格。

  她出身在一個革命家庭,父親是位軍人,對子女要求嚴格,其下8個子女,除了3個女兒外,5個兒子沒少被打。“現在來看,反倒是那幾個被打得最厲害人最有出息”,李徵琴説。

  生母張傳霞認同這種觀點。

  看到孩子被打的照片,張傳霞很心疼。但她並沒有表示出異議,“我知道表姐是為了孩子好。”

  50歲的張傳霞生活在安徽農村。她説,農村都這樣,她的3個孩子每個都打過,經常手邊拿到什麼,就用什麼打。

  這是傳統的“不打不成材”、“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理念。在大多數中國父母的觀念中,打孩子和違法犯罪從來都是兩回事。

  杭州一家網路媒體2014年的一項調查顯示,310位家長中,有84%承認打過孩子;他們中間,又有88%的人有被父母打過的記憶。

  出於“表姐是為了孩子好”的考慮,案件進入司法程式時,張傳霞向檢察機關提出不批捕李徵琴的請求;她甚至對表姐被判刑、丟掉工作表示自責。

  “如果當初沒把孩子給她,她就不會被連累。”張傳霞和剝洋蔥(微信ID:boyangcongpeople)説。

  “我要回南京”

  張傳霞和施小寶目前住在南京浦口一套簡陋的公寓房內。

  這間公寓房是在事發後租的,為了保障施小寶正常的上學不被影響,民政部門每月發放2000元左右的生活費。

  張傳霞從安徽老家趕到南京照顧孩子。但施小寶仿佛並不領情。他和剝洋蔥説,“這裡的生活什麼都不好”。

  與李徵琴裝修考究的大房子相比,施小寶母子寄居的這套公寓房無比簡陋。客廳僅有三件傢具,桌子是施小寶同學的奶奶送的,茶几是張傳霞花10元從拾垃圾人手中買下。

  為了省電,張傳霞沒有用冰箱,在客廳的一角,她鋪上幾個塑膠袋,擺放米和菜。

  當天,張傳霞準備了兩個馬鈴薯、一個番茄以及兩個包菜,這是她們的晚餐。

  已經習慣優越生活的施小寶,一直沒能適應這套簡陋的公寓,“這麼長時間,他一次都沒在房子裏大便過,他嫌臟”。張傳霞説,小寶每次大便,寧願捨近求遠去小區的會所。

  近一年的相處中,生疏感在施小寶和生母之間一直存在。

  他每次喊生母張傳霞,都叫表姨;他口中的母親,仍然是指李徵琴。

  “有什麼心事,他從來不告訴我!”張傳霞對記者説。

  張傳霞介紹,“虐童案”事發之後,施小寶的成績下滑得厲害,現在幾乎每次考試都是倒數。“我還不能問他(的成績)”,張傳霞説,“每次一問,小寶都會頂回來:我不會啊,你又不會教我!”

  張傳霞覺得,現在沒辦法把孩子帶回農村。家裏蓋房欠了十幾萬,孩子也不習慣在農村生活了。

  李徵琴也很為難,一方面,報社讓她去辦離職手續;另一方面,她已經被剝奪監護權,即便孩子和父母願意讓施小寶和她重新生活,也很難跨過法律門檻。

  “南京虐童案”的二審主審法官徐聰萍對此案有自己的解讀。

  她説,該案反映了社會傳統教育理念與現代法治文明的碰撞,體現了家長威權主義思想與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保護理念的衝突。

  案發之後,施小寶曾被帶回到安徽老家,生父問他,接下來怎麼辦?他説要回南京;“假如李徵琴不要你怎麼辦?”施小寶説,那我就死在南京。

  對話施小寶

  剝洋蔥:你喜歡現在的生活嗎?

  施小寶:一點也不喜歡,想到媽媽(李徵琴)那去。

  剝洋蔥:同學知道你的事情嗎?

  施小寶:知道。

  剝洋蔥:他們會笑話你嗎?

  施小寶:(沉默)

  剝洋蔥:你會不會反擊?或者告訴老師?

  施小寶:不會。

  對話孩子生母張傳霞

  剝洋蔥:你覺得你表姐這樣做對嗎?

  張傳霞:看到孩子被打得的照片,當然有一點心疼。但農村不都這樣嗎,我3個孩子哪個沒打過,經常手邊拿到什麼,就用什麼打。

  剝洋蔥:你表姐出獄後,你向她下跪,當時怎麼想的?

  張傳霞:我覺得對不起她,如果我不把孩子給她,表姐也不會判刑,工作也不會丟,都是我連累的。

  剝洋蔥:可是你表姐打孩子的啊?

  張傳霞:天底下哪個父母沒打過孩子,只要他是為了孩子好,我覺得打沒問題。

  剝洋蔥:你想過自己撫養這個孩子嗎? 張傳霞:家裏條件差,蓋房子欠了十幾萬,他現在生活在農村也不習慣,不過我們隨他的意思。

[責任編輯:梁行]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