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我國科學家發現新機制可解癌症靶向治療耐藥

2017年01月13日 10:34:35來源:京華時報

  就在人們對分子靶向治療寄予厚望時,它卻出現一個令人失望的難題:耐藥。為什麼會這樣?我國科學家的一項最新研究發現致癌靶點的另一條促癌通道,揭示了靶向治療耐藥的新機制,這為靶向藥物研發開拓了新思路。

  該研究成果近期刊登于國際自然科學領域權威雜誌《自然通訊》,由科技部重大研究計劃首席科學家、長江學者劉強教授領銜,中山大學及大連醫科大學教育部“創新團隊”為研究主力,協同英國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美國安德森癌症中心等著名研究機構合作完成。

  分子靶向治療因精準作用於致癌位點而被稱為“生物導彈”。劉強介紹説,腫瘤生物學研究已鑒定多種蛋白激酶在惡性腫瘤中異常表達,這些激酶就成為治療的靶標。目前,針對這些靶標已研發了多種靶向藥物,如格列衛、易瑞沙等。這些藥物主要通過抑制靶蛋白的激酶活性發揮其抗癌作用。

  靶向藥物治療已經成功應用於臨床,然而,仍有許多患者對治療並不敏感,産生耐藥性,從而導致治療失敗。“生物導彈”面對有些腫瘤緣何成為“啞炮”?劉強説,這源於我們對“敵人”的了解還不夠。

  劉強帶領的團隊就在研究中發現靶蛋白的非激酶依賴性的促癌機制。他們以乳腺癌為模型,發現有一種極光激酶蛋白在腫瘤中的異常細胞定位,增加了靶蛋白激酶的生物特性,産生非激酶活性依賴的促癌功能,即可作為核轉錄因子促進乳腺癌幹細胞自我更新,使其對激酶抑製劑(靶向藥物)産生抵抗,導致耐藥。通過糾正該靶標激酶的異常細胞定位,抑制其核轉錄功能,就有可能克服耐藥性。

[責任編輯:郭曉康]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