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瀘州醫學院回應兩次改名:領導放寒假不方便電話

2016年01月27日 06:41:19  來源:重慶晚報
字號:    

  瀘州醫學院回應兩次改名:領導放寒假不方便電話

  1980年西南醫院大門

  瀘州醫學院回應兩次改名:領導放寒假不方便電話

  網友上傳的照片中,瀘州醫學院左側招牌上已改成西南醫科大學,右側校名依舊是四川醫科大學。

  去年5月,四川省瀘州醫學院(下稱瀘醫)改名為四川醫科大學,遭到四川大學和所屬華西醫院強烈反對。

  今年1月,瀘醫再次挂出新名字:西南醫科大學。第三軍醫大學西南醫院坐不住了。昨日,該院首次發佈官方表態:將採取具體方法維護權益。

  這場被人民日報稱為“引起社會軒然大波的改名風波”,引發人們思考。

  瀘州醫學院兩次改名

  去年5月,瀘醫在校門挂出橫幅,表示更名為四川醫科大學。這一更名遭到四川大學尤其是川大華西醫院反對。

  本月17日,瀘醫再次更改校門招牌,新名為西南醫科大學,學校門口公交車站牌也同時更名。

  這次,西南醫院坐不住了。

  昨日,西南醫院給出官方説法,表示已經通過第三軍醫大學向國家教育部提起行政復議,並保留採取法律措施的權利。

  西南醫院發出聲明書

  以下是西南醫院官方聲明書(摘錄):

  西南醫院前身是1929年建立的“國民政府中央醫院”,1950年11月西南軍政委員會正式命名西南醫院,為第三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第三軍醫大學西南臨床醫學院。

  “西南醫院”及其系列稱謂已獲得國家商標註冊,並被認定為重慶市著名商標,馳名中外,西南醫院享有完全的法律權利。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反不正當競爭法》之規定,任何法人單位和個人採用與之相同或近似的名稱,導致混淆或誤導公眾,致使馳名商標註冊人利益可能受到損害的行為,都是侵權及不正當競爭行為,必將受到法律的制裁。

  我院堅決反對四川省“瀘州醫學院”更名為“西南醫科大學”,並已通過第三軍醫大學向國家教育部申請高校更名行政復議。

  我院要求四川省“瀘州醫學院”立即停止其不當更名行為,停止對我院權益的繼續侵害。

  我院保留採取進一步法律措施,維護我院相關權益的權利。

  調查:八成人表示會搞混

  西南醫院相關工作人員告訴重慶晚報記者,瀘醫的做法太過分。“中英文名稱高度重合,據説其下屬醫院即將命名為西南一院或者西南附一院。如果細緻到科室,簡直一模一樣,比如我們的西南燒傷科、西南眼科,以後他們也是同樣的名字。我們曾發放1500份問卷到門診與街頭,結果70%到80%的群眾以為西南醫科大學和西南醫院是一家,或者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西南醫院3位院士也為此發聲,並給教育部去函。

  王正國院士表示,同事都對西南醫院即將捲入混淆深感不安,也對瀘醫試圖冠以“西南”之名十分不解。西南醫院從1950年起使用該名,這一名稱在社會上和學術界贏得了公認。

  王正國説,我國醫學院校與其第一附屬醫院多有同名的傳統,如協和醫學院與協和醫院、同濟醫學院與同濟醫院,這代表醫學院校與附屬醫院之間血肉相融、文化相承的親密關係。“西南醫科大學”校名一旦出現,恐怕百姓們會誤把西南醫院歸為這所西南醫科大學名下,將對公眾造成許多不便。

  王正國認為,校名反映了該校的歷史淵源、文化傳承、地理依託、辦學定位和規模等級等諸多因素,不可不慎之又慎。瀘醫本身也有著悠久歷史,經過幾十年努力,這一名稱也普遍被人們承認。

  王正國説,不久前他與幾位老專家敘談,大家都表示,瀘醫即使希望升格為大學,棄已為人所熟知的名字和幾十年的傳承于不顧,這一做法實在令人費解。另外,就其歷史源流和發展水準看,該校畢竟不能代表西南地區的醫學教育水準。

  瀘醫:我們放完寒假再説

  昨日,重慶晚報記者嘗試聯繫瀘醫。

  從瀘醫官網尋找聯繫方式時,記者看到這一幕:雖然校名已改為西南醫科大學,但直至昨日下午,該校官網名字仍為四川醫科大學。

  記者撥打官網上聯繫電話,工作人員告訴稱:“對於這件事,現在我們沒什麼説的。領導放假了,也不方便給電話,領導也沒回應過,如果真需要採訪,那就等我們放完寒假再打過來吧。”

  人民日報發表評論

  改名不能太功利

  人民日報本月21日發表評論《改名不能太功利》,稱瀘醫改名為“一次在社會上引發軒然大波的改名”。

  人民日報認為,瀘醫這次改名自然是讓自己上了一個檔次。這並不是這所大學近期第一次改名。從瀘州到四川,再到西南,從學院到大學,不到1年時間,這所大學的“江湖地位”似乎一連翻了好幾個跟頭,而人們關注的焦點也正在於此——校名改了,學校真的就跨越式發展了嗎?

  近些年來,改校名一直是國內不少高校十分熱衷的事。公開資料顯示,2015年全國至少有18所高校申請改名,大多從學院更名為大學。相關數據顯示,過去5年國內有257所高校更名。隱藏在國內高校改名背後的“潛規則”,實際昭示著一些高校對功利的蠢蠢欲動:一方面,高校名稱的“升級”,很可能意味著獲得更多的教育資源,甚至連高校領導的行政級別也將獲得升遷。另一方面,“高大上”的校名,更有利於高校的招生與宣傳。

  重慶晚報記者 嚴藝菲 首席記者 冉文 攝影報道

[責任編輯:尹賽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