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西省萍鄉市原政協主席賀維林涉嫌受賄與濫用職權案開庭審理。黨的十八大以來,萍鄉市僅落馬的省管幹部就有賀維林等5名,還不包括曾擔任過萍鄉市委書記的江西省人大原副主任陳安眾。萍鄉因此也被稱為江西的腐敗“重災區”。
“新華視點”記者調查發現,萍鄉市部分官員抱團腐敗形成“共腐圈”,造成選人用人“逆淘汰”現象。專家建議,應強化權力約束機制,扭轉因官場“人身依附”而導致的反腐“一抓一串、一打一片”現象。
“一把手”貪腐惡化官場風氣,帶動各級幹部模倣逢迎
據萍鄉市紀委統計,除被查辦的中管、省管幹部以外,2013年至2014年,萍鄉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立案的縣處級幹部37人,鄉科級幹部138人,一般幹部203人。
記者調查發現,在萍鄉官場出現的大面積腐敗現象背後,“一把手”帶頭腐化是關鍵性因素。
2001年至2006年間主政萍鄉的陳安眾的“貪玩”,在當地出了名。據辦案人員透露,陳安眾擔任萍鄉市委書記期間,把賓館作為辦公場所,成天花天酒地,鶯歌燕舞。
陳衛民從2008年3月開始到2014年9月被立案調查,在萍鄉先後擔任市長、市委書記近7年,而這7年也成為其貪腐行為爆發的7年。
“‘玩風很盛’的幹部作風就是他帶出來的。”當地幹部反映,由於“一把手”的“風向標”作用,有些幹部會主動模倣,還有一些幹部就算心裏不認同也會表面迎合。
抱團腐敗,斂財手段不斷翻新
繼陳安眾之後,萍鄉市2013年8月至2014年9月,在短短一年多的時間裏,先後有萍鄉市委秘書長張學民、萍鄉市常務副市長孫家群、萍鄉市政協主席晏德文、已退休的萍鄉市政協原主席賀維林和萍鄉市委書記陳衛民5名廳級幹部被查處。
據了解,萍鄉市部分落馬官員貪腐持續時間長,且多在本地成長,在當地形成了關係網和利益圈,其斂財手段也不斷翻新。
——抱團腐敗,掌控利益分割。
在已落馬的官員中,大多為萍鄉成長起來的幹部。如賀維林長期擔任萍鄉市領導,“門生”遍地,成為把持官場權力和掌控利益分割的代表人物。
此外,各帶頭腐敗官員的圈子與圈子之間,既相互獨立又因為板塊交叉和利益糾葛而相互妥協,形成共案。如晏德文與孫家群之間有“師徒關係”,孫的提拔曾經得到晏的諸多關照,張學民與晏德文又有同學關係,這些盤根錯節、錯綜複雜的人際關係為他們共同作案提供便利條件。
——讓親屬、情人代言,藏身幕後牟利。
為了隱匿和過濾違紀違法留下的痕跡,腐敗官員大多藏身幕後,並將親屬甚至情人培養成牟取利益的“代言人”。
如賀維林通過打招呼的方式,增加萍鄉市一家煤炭公司在萍鄉鋼鐵有限責任公司的煤炭供應量,賀維林的兒子則從中獲得每噸10元的提成,共涉嫌受賄42萬元;張學民的兒子開辦了一家財務諮詢公司,每年象徵性地到萍鄉的一些私企翻翻賬本,就可領取“諮詢費”,共涉嫌受賄15萬元;陳衛民則將情人曾某作為其在萍鄉市權力尋租的代理人,大肆收受老闆們的大額賄金。
——斂財方式翻新,男友送鑽戒也報銷。
截留國家專項資金、打麻將“賺錢”、虛開假發票……落馬官員斂財方式五花八門。如原上栗縣人大主任楊光明深諳“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著閻王吃小鬼”的官場貪腐經,他把人大代表當成“搖錢樹”,甚至明碼標價,使得一些目不識丁的老闆甚至是“黑幫惡霸”也戴上了人大代表、人大常委的光環;蘆溪縣原副縣長黃雲群通過與有求於他的建築商打牌,累計“賺”了100多萬元。
“不少腐敗官員把單位、國家的錢當成私人的錢,想怎麼花就怎麼花。”
基層辦案人員介紹,原萍鄉市安源區民政局局長劉淩雲常以公款報銷個人購物和消費的形式斂財,其中男友送給她一枚鑽戒,所花費的2萬餘元也被她開成3張金額較小的聯號發票,分成不同的月份在本單位予以報銷。
警惕“共腐圈”造成選人用人“逆淘汰”
記者調查發現,腐敗多發地區形成“共腐圈”,最終往往逐漸形成選人用人“逆淘汰”現象,權力私相授受,官場成為自家領地。萍鄉市一些幹部反映,陳安眾任萍鄉市委書記期間,只要想用人,就必用“自己人”,只要想提拔“自己人”,就根本不考慮職數問題,“大量拉長板凳”,超職數配備幹部。
上行下效。在萍鄉查辦的一些案件中,“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故事頻頻上演。萍鄉市房管局原局長饒本春不顧幹部提拔任用的規定,曾直接將司機顧某某提拔為副科級幹部。
蘆溪縣原副縣長黃雲群這棵“大樹”就為親朋故舊們撐起了“一片天”。據辦案人員介紹,黃雲群夫妻倆兄弟姐妹較多,且都生活在蘆溪本地,在他的關照下,幾個兄弟姐妹包括黃雲群的妻子在內,都在沒有工作或已下崗的情形下,重新找到了工作,且都是行政事業單位。黃雲群還頻頻插手幹部工作調動、職務升遷,被當地人稱為“地下組織部長”。
中國井岡山幹部學院教授陳勝華認為,杜絕“官場的逆淘汰”,才能真正解決政治生態問題,避免腐敗。
反腐理論研究專家任建明認為,推進關鍵崗位輪崗和領導幹部異地交流任職制度的同時,更應加強對權力運作的監督和制約,從制度上尋求治本之策。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