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從此,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逐漸形成並日益發揮巨大效益。
《中共中央關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是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和實踐的重大貢獻,它豐富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是對黨的十四大提出的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目標的具體化、系統化,在理論和實踐上有重要突破和發展,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行動綱領。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指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同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結合在一起的,就是要使市場在社會主義國家宏觀調控下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
為實現這個目標,《中共中央關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指出,必須堅持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种經濟成分共同發展的方針,進一步轉換國有企業經營機制,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建立全國統一開放的市場體系,實現城鄉市場緊密結合;轉變政府管理經濟的職能,建立以間接手段為主的完善的宏觀調控體系;建立以按勞分配為主體,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收入分配製度,鼓勵一部分地區一部分人先富起來,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建立多層次的社會保障制度,為城鄉居民提供同我國國情相適應的社會保障,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這些主要環節勾勒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框架。從此,中國經濟體制改革步入新階段。社會主義基本制度與市場經濟的結合,撬動時代的大變革。
隨著國有企業改革、財稅改革、外貿改革等一步步走向深入,社會的活力被激發出來。從1992年到2002年,國內生産總值從2.7萬億元增長到12萬億元,國家財政收入從3483億元增長到18904億元,城鄉居民消費水準從1116元增長到4144元,農村居民家庭每人平均純收入從784元增長到2476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