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貴州省委常委、遵義市委書記廖少華涉嫌嚴重違法違紀被調查。這是黨的十八大以來“落馬”的第11位省部級官員。耐人尋味的是,從李春城到廖少華,他們中的不少人都是“臺上高調反腐,臺下大搞腐敗”。
表面現象
曾是反腐倡廉“排頭兵”
記者盤點多位中共十八大以來“落馬”的官員發現,這些官員大多曾經是反腐倡廉“排頭兵”。
廖少華在遵義履職不過一年多,廉政語錄卻有大把。今年6月,遵義市黨風廉政“警示教育月”啟動,廖少華不僅提醒領導幹部堅守“三道防線”、“廉政五關”,甚至還和與會人員到監獄接受警示教育。遵義市政府官網顯示,廖少華在各類會議中作廉政講話8次。
與廖少華相似,年初“落馬”的廣東省委原常委、統戰部部長周鎮宏也有種種反腐言論。在任茂名市委書記時,他曾要求各級幹部“堅定不移地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
黨的十八大後首位被調查的省部級官員李春城,在擔任成都市委書記期間,也曾多次發表反腐倡廉的“高見”。
季建業也有各色“廉政佳話”。任職揚州市委書記時,他曾為《揚州勤廉史話》作序,還在廉政談話中要求幹部“正確對待權、利、能、廉”。就任南京市市長時,季建業表示,“做到不為親戚朋友謀私利,不允許親友家人打我的旗號辦事、拉工程,不干涉工程招投標、土地招拍挂等方面的事項。”
背後揭秘
反腐言論“自己都不信”
貪官為何鍾情于“廉政語錄”?從各類案件分析,為了保住現有地位、利益、名譽,同時牟取更好的仕途,“玩雙面”成為很多貪官的共同選擇,手段也日趨多樣。
“當面説一套、背後做一套;好話説盡、就是不做,甚至壞事做絕。貪官們秀‘廉政語錄’,首先是為了迷惑上級和群眾,掩蓋貪腐劣跡!”中央黨校教授王懷超説,一些地方存在“口號式反腐”和“表態式政治”現象,貪腐官員趁機為自己“貼金”。
上海政法學院教授湯嘯天説,為了包裝“廉政畫皮”,一些貪腐官員還刻意“創新”廉政提法,甚至組織“智囊團”策劃廉政講話,“動動嘴皮子”即能對上贏得好印象、對下獲得好名聲,給上級和公眾製造錯覺。
專家認為,個別地方反腐流於形式,使一些貪腐官員熱衷“嘴巴作秀”,宣揚的反腐論調“連自己都不相信”。其最終目的是為了贏得讚譽,成為其“步步高升”的資本。
處理情況
廖少華
●2013年10月28日
中央紀委和監察部官網發佈消息,貴州省委常委、遵義市委書記廖少華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組織調查。
季建業
●2013年10月17日
南京市委副書記、市長季建業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組織調查。
李春城
●2012年12月6日
據中央紀委有關負責人證實,四川省委副書記李春城涉嫌嚴重違紀,正接受組織調查。
周鎮宏
●2013年2月8日
中央紀委對廣東省委原常委、統戰部部長周鎮宏嚴重違紀違法問題進行了立案檢查。經查,周鎮宏收受賄賂;收受禮金、貴重禮品;對茂名市發生的系列嚴重腐敗案件負有主要領導責任;生活腐化。
專家建議
監督不能只停留在紙上
值得關注的是,廖少華等省部級幹部,都曾經歷過多次考察,當前幹部選拔任用、日常考核和監督管理也有一套規範化的流程,卻揭不開這些“兩面貪官”的真面目。
“考核考察查不出貪官值得深思,至少説明一些制度還有待強化,比如‘帶病提拔’問題官員,他不升遷別人就沒機會,甚至巴不得他走!下屬既不敢反映問題,也不願反映問題。” 王懷超説。
江蘇省委黨校廉政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王世誼認為,選人用人與權力腐敗密切相關,一些部門和單位選用優點和政績突出的幹部,對其缺點考慮不夠,也有違德才兼備的標準,相關權力的監督需要更多從“紙上”落實到行動中。
據新華社
[ 責任編輯:張曉靜 ]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張曉靜
原稿件來源:北京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