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   正文

厲以寧:城鎮化=老城改造+新城開發+新社區建設

2013年10月24日 17:48 來源:人民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厲以寧如今仍堅持每年至少外出調研兩次。“近幾年走過的省份大概有遼寧、河北、天津、內蒙古、山東、江蘇、浙江、廣東、重慶、陜西、湖北、貴州……”記者注意到,他是按照幾大經濟區域的地理順序報出來的,足見一位經濟學家的縝密思維。他告訴記者,最近的一次是在陜西調研城鎮化的相關問題。

    城鎮化是新一屆政府的施政著力點之一。雖然中國的城鎮化率在2011年達到51.27%,城鎮常住人口首次超過農村人口,但由此衍生的一些社會問題,如交通擁堵、環境惡化、資源緊張等,正困擾著人們。

    環球人物雜誌:大量農村人口涌入城區,城區住房供不應求,水、氣等資源也越來越緊張。這些難題怎麼解決?

    厲以寧:要從新農村著手,發展“新社區”。中國的城鎮化應由“老城區改造+新城區開發+新社區建設”三部分組成。老城區的企業要往外遷,拆掉貧民窟式的房子,把老城區改造成宜居的居住區、商業區、服務區。新城區主要是郊區的工業園區、高新技術開發區、物流園區,它是城市發展支柱産業的地方。在新城區,各種設施都能充分利用,污染能集中治理,企業也能聚集在一起多交流、多合作,實現規模經濟效應。當然,“老城區+新城區”的容量仍然有限,所以中國特色的城鎮化是在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基礎上建立起“新社區”。很多地方已經出現了社會主義新農村,村民們住進了樓房。

    環球人物雜誌:“新農村”與“新社區”的區別是什麼?村民住進樓房就是實現了“新社區”嗎?

    厲以寧:“新農村”變“新社區”,要做5方面工作:第一,園林化;第二,走迴圈經濟的道路,包括垃圾回收和使用、清潔生産、污染清理等;第三,公共服務要到位;第四,城鄉社會保障一體化;第五,建立社區管委會,代替現在的村委會。目前,全國正推廣“新社區”,也叫“就地城鎮化”。這對中國乃至世界城鎮化歷史來説,是偉大的創造。

    環球人物雜誌:您説過,每提高1個百分點的城鎮化率,就意味著每年有1000多萬人進城。這些人都要求就業,城裏的經濟能消化嗎?就業是考察政府績效的一個重要指標,政府該怎麼辦?

    厲以寧:要大力發展能大量吸收勞動力的服務業。傳統服務業如飯館、旅館、酒店、理髮等,容量有限,不能完全吸收。金融、保險、法律、諮詢等現代服務業將成為解決就業的主要渠道。

    環球人物雜誌:城鎮化過程中,馬路要拓寬,房子要多蓋,醫院、學校要多建,這都需要錢。但另一方面,政府能出讓的土地越來越少,土地財政快走到頭了,地方債務也累積起來,怎麼辦?

    厲以寧:所以我們要走一條新路,比如參照澳大利亞、紐西蘭的經驗,建立城市建設公共投資基金。這個基金是由地方政府出一點錢,再由各個金融機構、保險機構建立起來。基金建立後,按市場規則運作,每年發一批城市建設債券,籌集到的資金用於公共設施項目建設。比如,本市需要建一個自來水廠,項目啟動前,先發佈公告,讓市民們先了解這個項目,然後自行購買債券。由於這種債券的回報率比銀行存款高,也比國家債券高,還是很受歡迎的。這樣根據不同的項目不斷地發債券,稱得上是“人民城市人民建”。

    環球人物雜誌:城鎮化帶來的戶口難題,改革的呼聲也很高。這個問題又該怎麼解決?

    厲以寧:解決辦法叫“農民市民化”。但這是一個水到渠成的過程,不可操之過急。現在,上海一些工廠裏的車間主任、班組長,很多都是農民工出身,在上海工作了20多年,戶口還沒解決,孩子上不了學。如果外省市向他們發出邀請,承諾解決戶口,他們可能就會離開上海。但這批人一走,上海的製造業就只剩空架子了。這種形勢迫使當地政府想出積分制,規定達到標準積分120分的上海市居住證持證人,在子女教育、社會保險、住房等方面所享待遇與上海戶籍居民基本相同。

    這種嘗試並不是絕對的。在某些地區,如果“新社區”的公共服務到位了,人口聚集得越來越多,就可以將這個“新社區”的戶口統統改過來(即農轉非),但需要向管理機構交一筆錢,因為農民要享受社會保障的待遇。這筆錢,可能是地方政府或社區集體出,也可能是地方大企業出,因為農民把田租給了大企業,自己也就變成了工人,山東煙臺就是這麼做的。隨之而來的問題是:企業如果正常盈利,工人的福利、工資自然不成問題,一旦企業運轉困難、投資失敗,甚至被人接管了,怎麼辦?就應該從現在起,每年從企業利潤中提取一定比例作為保險基金,一旦工廠發不出工資,這筆錢就能發揮作用。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泰石正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泰石正

原稿件來源:人民網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