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豐碩 意義深遠 亮點眾多 魅力十足
——李克強總理出訪東南亞輿情綜述
10月12日晚,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泰國清邁與泰國總理英拉身穿民族服裝,共同放飛“孔明燈”,為中泰友好祝福。 新華社記者 劉建生 攝
10月9日至15日,李克強總理出席在汶萊舉行的第16次中國—東盟領導人會議、第16次東盟與中日韓領導人會議和第8屆東亞峰會,並對汶萊、泰國、越南進行正式訪問。境內外媒體高度關注。輿論普遍認為此訪是中國新一屆領導集體經略周邊環境、塑造互惠格局的重大外交行動,取得顯著成果,具有深遠意義。主要觀點:
一、高度評價總理此次東南亞之行,認為取得了豐碩成果、展現了個人魅力
輿論普遍認為,總理此訪有力推動了中國與往訪各國以及東盟的密切合作。汶萊《婆羅洲公報》等稱,此訪深化了雙邊關係。文中關係發展將為地區繁榮與穩定做出貢獻。美聯社、泰國《國家報》等媒體稱,此訪在投資、能源、海洋等領域達成協定,在進口大米問題上也回應了泰方關切,並向泰推介高鐵技術,這不僅將深化兩國務實合作,還將推動域內互聯互通建設等進程。越南《人民報》等稱,此訪對增進越中互信、推動雙邊關係發展有重要意義。新加坡《聯合早報》稱,中國領導人訪問東南亞諸國,彰顯改善和提升與東盟國家雙邊關係,以及強化與東盟整體關係的明確姿態。中國新聞網等境內媒體稱,總理此訪表明中國“惠鄰”立場,彰顯中國對發展與東盟國家政治經濟關係的主動和自信姿態。李總理此訪推動中國—東盟關係從“量的擴張”向“質的昇華”發展。
境內外媒體高度評價總理“魅力外交”。《汶萊時報》稱,李克強在中國—東盟領導人會議上的講話凸顯“中國魅力”,他以輕鬆愉快的方式發言,穿插中國的成語和吉祥數字,體現了溫暖和發自肺腑的情誼。馬來西亞《聯合日報》稱,李克強是東亞峰會上最耀眼的大國領袖。鳳凰博報稱,總理在東亞再刮外交旋風,取得圓滿成功,展現出他拿捏外交分寸、折衝樽俎的純熟藝術。見誰與不見誰,言行莊與諧,運用之妙,存乎一心。總理傾心與當地各界真情平等互動,形象好、風度佳、感情真、魅力足。實時評論員戈力稱,總理此訪中的語言獨具魅力,貼近生活,很有穿透力。“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經緯論”、“筷子論”、“多栽花、不栽刺”,妙語連珠,有點石成金之妙。
二、認為“2+7”合作框架將給中國—東盟關係帶來“質”的提升
認為這體現了中國的外交新思維,將為中國和平發展創造更穩定的周邊環境。香港《文匯報》稱,“2+7”合作框架,凸顯中國積極維護東南亞地區和平繁榮,塑造互惠共贏格局的戰略思維。中國主動加強與東盟的全方位合作,化解因南海糾紛引起的矛盾,為中國和平發展創造更加穩定的周邊環境。香港《大公報》稱,“2+7”合作框架展現了中國新的外交理念,中國政府真心誠意地推進睦鄰友好和互利合作,有利於化解疑慮、增進互信,中國與東盟戰略夥伴關係將進入“聚變期”。西班牙中國問題專家胡利奧 裏奧等稱,“2+7”合作框架是富有遠見的框架性規劃,有利於指引中國—東盟開展各層級、各領域的務實合作,為中國與東盟關係全面升級打下堅實基礎。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所長曲星稱,“2+7”合作框架是中國對東盟的政策宣示,對於增強雙方戰略互信、促進共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將續寫中國—東盟關係新篇章。
認為該框架合作領域廣、具體措施實,將推動中國—東盟合作向寬領域、深層次、高水準方向發展。香港《大公報》稱,中國與東盟簽署睦鄰友好條約旨在戰略互信固定下來,下一步就可放開手腳在各領域開展合作,進一步落實南海行為宣言,為最終簽署南海準則創造條件。泰國智庫開泰研究中心中國研究室主任黃斌稱,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版將為地區經濟可持續增長注入新動力,實現利益的深度共用和融合。泰國那黎宣大學教授波薩 潘尼查康稱,東盟與中國的聯通是整個地區經濟融合的重要基礎。如果雙方把互聯互通的基礎夯實,讓鄰近中國的地區和民眾分享更多合作發展的紅利,雙方不僅會在經濟合作上更加密切,政治互信、人文合作也將加深。《汶萊時報》稱,很多東盟國家的基礎設施不發達,互聯互通建設對東盟國家非常重要,特別是對緬甸、柬埔寨和越南非常有幫助。網民對“2+7”合作框架表示支援,認為展現了中國對東盟合作的誠意,能收到互利共贏的效果,期待有關部門制定具體措施,落實合作事項。
三、認為此訪有助於推動解決南海問題,中國在南海問題上已由被動變為主動
東南亞國家稱讚總理對南海問題的表態充滿誠意。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在出席東盟峰會期間接受媒體採訪時,稱讚李克強關於南海問題的表態,表示支援中方提出的在和平解決爭議前有關爭議國積極推進共同開發的主張。新加坡《聯合早報》稱,新加坡總理李顯龍表示,全球三分之一的海運需經過南中國海,因此許多國家都希望看到南中國海和平穩定,讓船隻自由航行。泰國朱拉隆功大學教授斯外稱,儘管中國與部分東盟國家存在海洋爭端,但中國和東盟國家的經濟合作並未受影響,隨著中國與東盟之間的合作升級,相信地區內的安全隱患將得到緩和甚至徹底解決。
歐美媒體稱總理在南海問題上姿態強硬,中國變被動為主動。英國BBC中文網以“東盟峰會:主權爭端李克強再次顯示強硬”為題報道稱,參加東盟峰會的李克強再次強調了中國在南海主權爭端方面的強硬政策。日本NHK稱,關於菲律賓等部分東盟國家與中國的南海島嶼主權爭議問題,李克強稱應在當事國家之間解決,並倡議為將南海變成和平之海而共同努力,顯示出積極姿態。美國多維新聞網稱,李克強首戰南海,不避敏感話題,主動“亮劍”代替被動“除干擾”。美國之音駐東南亞地區首席記者史蒂文 赫爾曼稱,李克強在講話中已經清楚表明南海爭議應由直接當事方進行協商和談判解決,南海存在的一些問題不會也不應當影響中國與東盟合作的大局。
不少觀點認為南海局勢將就此趨穩。新加坡《聯合早報》稱,有鋻於中國在南海政策上的微妙調整,南海的真正危機已經過了,南海區域局勢將趨於穩定。英國路透社稱,中方在堅持南海主權的同時,近期表態更顯柔和,向有關東盟國家伸出“橄欖枝”,並在推動共同開發方面邁出堅實步伐,使南海問題有所降溫。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陳友駿等認為,關於中國與東盟國家之間的政治糾紛,只要通過大家彼此的合作,坦誠的交流,是可以協商解決一些的。南海問題只是中國與部分周邊國家關係中很小的一部分,不會成為與東盟共謀發展的“絆腳石”。
[ 責任編輯:王珩澤 ]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王珩澤
原稿件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