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   正文

張曙光兩年時間寫兩本專著 多名院士曾呼籲徹查

2013年09月30日 08:25 來源:中國青年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提起中國科學院對張曙光2007年參評院士材料的調查結果,中科院技術科學部院士、清華大學機械工程系教授潘際鑾依然十分不解:“我們都是學者,明白誰也不可能兩年時間寫兩本專著。”

  2007年院士大會投票期間,針對張曙光所提交的學術成果是真是假,院士們爭議很大。潘際鑾説,當時,不少院士的疑惑是:他平時抓工程那麼忙,哪有時間和精力寫專著?

  “我們又提出,能不能把草稿拿出來給大家看看。最後,稿子也沒能拿出來,大家心裏就明白:這不是張曙光自己寫的。”潘際鑾説。

  不過,每次聽到“張曙光花2300萬元用於參評院士”的説法,中科院技術科學部院士、清華大學教授盧強都強烈地表示“這真是天方夜譚中的天方夜譚”。

  他反覆向記者強調:“就我認識的幾十位中科院院士來説,他們都是貞良死節之士,都是富貴不能淫的,我不相信有院士會拿張曙光的錢!”

  和盧強的觀點一致,潘際鑾説:“反正我知道的是沒有院士敢拿他的錢。”他認為,張曙光在庭審上説花2300萬元用於參評院士“純屬胡説”。

  盧強認為,張曙光在庭審上的説那些話,是為洗脫自己罪行的託辭。但讓他尷尬的是,只要這個事情沒被調查清楚,那麼,技術科學部每一位院士都沒法擺脫外界的質疑。

  中科院院士崔向群近日接受央視採訪時也表示:“他這個行賄是怎麼行的,是不是院士受了賄,我覺得這個要查清楚。”

  潘際鑾同樣向中國青年報記者表達了他的希望:“應該調查清楚這事,不能把這事賴到我們院士身上。”

  另外,對於“誰推薦、誰調查”模式,盧強院士説:“張曙光是鐵道部推薦出來的候選人,鐵道部怎麼可能會説張曙光有問題呢?這調查不是流於形式、白調查了嗎?”

  不少院士十分清楚這種調查模式的弊端。盧強認為,中科院的調查制度亟須要改革。

  記者了解到,2012年6月,中科院召開全體院士大會,已開始討論“改進完善院士制度”研究報告。中科院院長白春禮在接受《光明日報》採訪時表示,改進完善院士制度,就是要明確定位,正視問題。

  他透露,這項工作有四項原則:一是保持院士稱號的學術性和榮譽性,不與物質利益掛鉤;二是堅持院士增選工作的獨立性和學術性,減少非學術因素的干擾;三是明確推薦人的權利和責任;四是為院士團體實現其功能定位,實現權利和責任的統一提供制度保障。

  盧強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今年11月,中科院院士會議即將召開,包括院士候選人、調查制度等在內的改革有可能會提上會議議程。“我們既要吸取袁隆平大師那樣本該當選院士卻沒有當上的教訓,也要吸取張曙光這樣有矇混過關可能的教訓。”(實習生 霍仟 本報記者 葉鐵橋 盧義傑)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