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龔愛愛站在被告席上。新華社記者 丁海濤 攝
據媒體報道,9月24日,陜西省靖邊縣人民法院就公訴機關指控龔愛愛偽造、買賣國家機關證件犯罪事實進行開庭審理。此前,龔愛愛曾被查出在陜西、北京擁有多個戶口,並在京擁有41套房産共計9666.6平米。
“房姐”因為房多而出名,房子才是核心。讓人納悶的是,當天的庭審,圍繞的主要是戶口,並沒有涉及到房産和財産。
“房姐”龔愛愛曾任陜西神木縣農村商業銀行副行長,按照正常邏輯,擁有41套房産肯定不正常。雖然在沒有證據之前,誰也不能斷言龔愛愛就一定有問題,但每一個疑點,都應該是追查的重點。聯想到此前的“房叔無房”“表哥無表”,現在又來個“房姐無房”,這究竟是演的哪一齣?
“房姐”龔愛愛曾回應稱,其家族是個大家庭,擁有煤礦等産業,而其買房的錢全是合法所得,部分房産為家族共同購買,不少房子還有貸款,需要每月還貸。情況是否屬實,必須通過深入調查,不能聽其自説自話。可現在庭審中,房子的事提都沒提,這是説“房姐”的房子沒有一點問題,還是對“房姐”的房子不屑一顧呢?
現在,房多已經在一定程度上成了貪官的“標配”。反過來講,每一套房子都是一封舉報信,以房子為線索能夠查出不少問題。想想也簡單,在當前的房價背景下,大多數人為一套房而盡其所有,官員的收入能有多高,憑什麼能夠買得起多套房特別是豪房?
“房姐”受審了,但她的問題與房無關,這讓人有些如鯁在喉。對於“房姐”來説,房子是無法回避的話題。現在公眾只是懷疑,並沒有肯定一定有問題;但是否有問題,需要證據説話。而無論“房姐”的房子有沒有問題,有關部門不正視便是最大的問題。
[ 責任編輯:張曉靜 ]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張曉靜
原稿件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