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   正文

公車採購“自主品牌不低於50%”被指流於形式

2013年05月12日 09:36 來源:中國青年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自主品牌不低於50%”規定流於形式

  公車採購國産化為何難以推廣

  近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克蘇市委為兩名市委常委更換公務用車選用國産品牌的消息引起廣泛關注。

  阿克蘇市委辦公室一位工作人員表示,阿克蘇地處塔克拉瑪幹沙漠北緣,點多面廣,路況較差,氣候惡劣,以往在購買公車時,合資品牌汽車幾乎佔據了公車總量的90%。2013年,阿克蘇市把公車管理使用作為轉變作風、服務群眾的頭等大事來抓,出臺了一系列措施,嚴禁黨政機關和事業單位擅自購車,因工作需要確需購車的,需向市財經領導小組提交申請,經市財經領導小組集體研究之後,交市財政局、紀委審核所購車輛的資金來源、車型和價格標準,並由政府集中採購,杜絕超編、超標購車,一律採購國産自主品牌汽車,降低採購成本。

  記者注意到,我國其他部分地區曾經出臺過類似規定。“嚴格公務用車配備使用管理,嚴禁豪華裝飾公務用車,逐步換乘國産自主品牌汽車。”2012年12月26日,湖南省委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出臺“湘九條”,提出“公車採購國産化”。同樣的規定亦出現在2013年年初甘肅省委常委會通過的“十項規定”中,“在不造成浪費的前提下,逐步換乘國産自主品牌汽車。”

  “公車採購國産化的規定早就有,這種事情成為新聞説明規定執行得不夠理想。據我的觀察,目前地方執行這些規定基本靠自覺,或者是當地有乘用車生産企業,為了擴大銷量,採購公車才選用當地的國産品牌。”曾連續8年建議進行公車改革的十屆、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湖北省統計局副局長葉青對中國青年報記者表示。

  葉青説,儘管我國早在2009年就規定,公務用車採購自主品牌的比例不得低於50%,但公開數據顯示,2010年前,每年非國産自主品牌車型採購量佔我國公務車採購規模近90%,2012年,自主品牌採購比例也沒有超過20%。

  據介紹,已經實施了10多年的《政府採購法》中規定:政府採購應當採購本國貨物、工程和服務。2011年工業和資訊化部發佈的《黨政機關公務用車選用車型目錄管理細則》要求:一般公務用車和執法執勤用車發動機排氣量不超過1.8升,價格不超過18萬元,這一規定被簡稱為“雙18規定”,被廣泛認為是目前最新的關於公務用車標準的“硬杠杠”。2012年3月底,工業和資訊化部公佈《2012年度黨政機關公務用車選用車型目錄(徵求意見稿)》,列入名單的412款公務車全部為國産自主品牌車型,但是時至今日,這一目錄尚未正式出臺。

  葉青認為,目前各地對“雙18規定”執行得“還不錯”,這一規定對於降低行政用車成本有直接意義,車輛購置費、保險、維修費、油耗大大降低了,而公車採購國産化之所以難以推行,很大程度上是許多官員的面子心理作祟。

  “早在20多年前就有規定,只有副省級以上黨政領導幹部才享有配備專門公車的資格,但是現實中的情況並非如此。在中國社會的各個層面,都有面子消費觀。私人消費為了面子,花掉不必要的錢,帶來的畢竟是私人財富的減少,而官員如果追求面子消費,花掉的則是公共財富。同等的價位,許多官員寧願選擇合資車,也不願意選擇國産自主品牌的車。”

  葉青把轎車分為4類:進口車、中外合資的車、外自主內合資的車和自主品牌的車,“我覺得第三、第四類車型都可以成為公車採購的車型。”

  有評論認為,公車採購國産化能夠直接帶來“三公經費”的減少。近幾年來,中央部門和地方政府部門公開的“三公經費”中,公車消費佔有相當比例。

  2013年4月中下旬,北京市88家市級政府部門公開2013年部門預算,“三公經費”預算近8億元,其中,購買公車及運營維護開支約為5.9億元,佔74%。

  中央各部門亦如此。根據財政部的數據,2010年和2011年的決算數據分別為94.70億元、93.64億元,2012年的預算數據為80.95億元,在這些費用中,公車相關費用所佔比例一直超過一半。2010年,該項費用佔總費用的65.14%,2011年該比例略降為62.78%,在2012年預算中,公車費用佔“三公經費”比例下降至54.46%,但在4月18日公佈的2013年中央本級“三公經費”預算中,公車費用比例有所上升,佔55.20%。

  4年來,中央本級“三公經費”由2010年的94.7億元預算執行量,降至2013年的79.69億元的預算安排,總共減少15.01億元,其中,公務用車購置及運作費由2010年的預算執行量61.69億元降至2013年的43.99億元預算安排,減幅為17.70億元,居三項之首。

  儘管中央部門公務用車費用呈下降趨勢,但有專家認為,公車消費還有削減空間。

  國家行政學院公共行政教研室主任竹立家表示,“這幾年的公車改革幾乎沒有進展,一直原地踏步。”

  在竹立家看來,一些政府部門購置公車存在較大隨意性。尤其是地方“一把手”權力支配範圍內的“三公經費”,缺乏標準和相應監督,一方面導致公車消費只增不減,另一方面導致其改革長期停滯。“換言之,是既得利益者阻礙了該領域的改革。”

  葉青對這一觀點表示贊同,“即便公車採購國産化能夠全面推廣,不進行公車改革,也不能給削減‘三公消費’帶來實質性的作用。”記者 王亦君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