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救災沿途,村民提供了熱乎乎的開水和稀飯。特派記者 陳文進 攝
不去災區你還可以做什麼?
——雅安地震中的公民意識之變
很多人年幼時,常會經歷一種“生長痛”:長骨增長迅速,牽拉小腿肌腱而發生的疼痛。
這種疼痛無可避免,是一個人成長中所要經歷的階段。
而有時,社會前進的腳步也必須要忍受這種成長痛。
每一次災難,都會讓我們這個社會度過一個成長期。儘管這種代價過於殘忍不安:逝者用生命,讓生者在下一次面對災難時,明白並學會,自己能做的可以更多。
在這裡,我們忍住悲痛、屏住悲傷,靜靜地向西望向雅安,並試圖觀察在這一場災難中,我們所處社會的變化,那些從容與堅強、堅韌與包容,清醒與理性的變化。
儘管有些變化可能極其細微,還有更多的不變讓人沮喪失望;儘管我們僅有的一天多的觀察過於倉促而緊張,甚至片面,但總有讓人欣慰的:經歷過生命的失去,變化雖然或明或暗,卻終究還是來了。
一切就像是,想要抵達黎明,必須勇敢地穿越暗夜。
那個叫“五星村小孩”的小孩
人性關懷:不展示傷口、傷痛也是一種災難態度
這一次,沒有太多的逝者出現在各種鏡頭裏,出現在公眾面前。
人們更關心的是那些逝者的名字。
和以往的爭議與催促不同,在第一時間,地震遇難者名單被陸續公佈了出來。
有些逝者,名字拼寫並不準確。而有的孩子,只有小名和昵稱,甚至只是“五星村小孩”這樣一個代稱。
但至少人們能夠知道他們是誰。77歲的何秀國是在買菜路上倒下去的,一塊磚頭擊中了他的左後腦。蘆山縣清仁鄉的王美,被人們從廢墟中挖出時,緊緊抓著女兒李媛媛的手。媛媛生前的願望是長大了做一名老師。
地震發生後不久,公共輿論空間裏,在默默地集中這些逝者名單。
靜靜地讀一遍這些名字,知道他們是怎麼離去的,這就足夠了,這是最好的紀念。
我們看到了充滿溫情的關注。不展示太多沾滿鮮血的身體,不展現極度絕望的眼神。不需要充滿壓迫感的刺激,不必要突出殘酷、殘忍的鏡頭和圖片。這一切,在這一次更少地出現。
還有更多的。有的微博平臺早早就打出微博尋人的專題,有的網站,在圖片報道裏特意註明:以下圖片會引起不適,請謹慎觀看。更多出現在公眾面前的圖片和鏡頭裏,刺眼的鮮血和殘缺的傷處,被打上了馬賽克。
日本媒體在日本大地震中的報道裏,看不到過度的淚水和哭天搶地,看不到太多的哭泣和死者。冷靜可以讓人收斂焦躁,學會思考和判斷。
五年前的汶川,部分媒體記者收穫了“為搶新聞不顧災民感受”的評價,浮躁與煽情,為人詬病。消費苦難和傷痛,絕不是一種關懷的姿態。
其實,在所有的災難裏,最應該尊重的是人和人性。
這一次,我們明白,不展示傷口和傷痛,也是我們面對災難、展示關懷的一種態度。
[ 責任編輯:芮益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