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江蘇華西村,前來悼念吳仁寶老書記的村民排起了長隊。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
華西村:吳仁寶曾登上美《時代週刊》封面係誤傳
時長:1'47''
播放:1135
來源:中新視頻
華西村:吳仁寶曾登上美《時代週刊》封面係誤傳收起
3月18日,“天下第一村”華西村原黨委書記、85歲的吳仁寶逝世,華西村再次成為眾人關注的焦點。昨日下午,江蘇江陰華西村黨委副書記、曾長期擔任吳仁寶秘書的孫海燕在該村召開記者會,就公眾關心的華西村是否存在家族企業式經營、家族成員身份以及資産狀況、後吳仁寶時代華西村走向等問題回答了媒體提問。
孫海燕澄清,吳仁寶曾在2008年接受美國《時代》週刊雜誌的採訪,文章刊發在當年4月。但網路上流傳出來的封面被證實是不存在的。他還表示,華西的幹部和老百姓收入是有差距,但華西最差的人家,也有別墅、汽車。能人也不是説收入上不封頂,應有奉獻精神,這樣才能帶動弱勢群體。
家族
“吳家華西集團佔股零頭都不到”
記者:華西村是否存在家族式管理?
孫海燕:老書記是不是家族式管理,要看老書記整個家庭在華西集團的股份佔多少,實際上老書記全家在華西集團所佔的股份連一個零頭都不到。
華西實行的是“二八開”,“一三三三”的分配原則。所謂“二八開”,是指企業超額盈利的部分,完成集團公司年初制定的目標,比如説目標是1個億,你完成1.1億了,那麼多出的1000萬就二八開,即20%留在企業投入再生産,80%用作獎金分配。獎金分配的原則是:10%獎給廠長,30%獎給廠經營班子,30%獎給職工,結余的30%留在企業作為公共積累。
實際上老書記全家,按照每年完成的經濟效益和承包經營合同,他們有的可以拿幾千萬,甚至上億,但是他們都只拿了零頭還不到。
記者:能否介紹下吳仁寶家族成員的身份。
孫海燕:黨委改選以前副書記有40幾個。但去年元月改選以後有1正18副。現在吳仁寶的四兒子吳協恩是(華西村)書記,大兒子吳協東、二兒子吳協德是副書記,三兒子吳協平是黨委常委。
吳協東的大女兒吳芳,目前是江陰市市委常委、副市長。
吳協德的兒子吳昊,是(華西村)黨委常委,從副書記退下來的;兒媳周麗,是村委會常務主任、副書記。
吳協平家一子一女,都不是常委或者副書記。
吳協恩家小兒子還在留學;大兒子是黨委委員,兒媳不是黨委常委也不是副書記。
另外,吳仁寶唯一的女兒吳鳳英、女婿繆洪達是黨委常委。吳鳳英的女兒繆華,是黨委副書記,分管黨務和博物館;女婿呂蘇君,是黨委副書記,負責海運、海洋工程。兒子繆連華是黨委委員。
記者:村裏班子選舉哪些人有投票權?
孫海燕:黨組織選舉是黨員代表(有投票權)。選村委會是村民,一人一票。
記者:會不會吳家的人才有好的上升通道?
孫海燕:我們黨委班子120個左右的人當中,本村的、土生土長的華西人佔47%,53%都是來自於五湖四海,你説有沒有機會。
記者:那這些人有沒有決定權呢?
孫海燕:決定權在黨委。在華西,決策肯定是我們黨委一起來決策,大家研究商討。
經濟
“一村兩制不是一家兩制”
記者:華西近期提出“公私雙富有”,是否預示今後將減少集體經濟比重?
孫海燕:華西現在是“一村兩制”,但不能“一家兩制”,不能老公搞企業,老婆搞事業,這樣很難保證集體財産不流失。第二,華西發展集體經濟,集體富有了,個人也富裕起來,叫“公私雙富有”。
記者:村民一旦離開華西,其股份將歸零,未來該模式是否繼續?
孫海燕:任何一個地方有權利就有義務。我在華西工作有三塊收入。1、基本工資和獎金,我的工資拿50%,另50%到年底付清,獎金20%是現金,80%是股金,不能套現;2、按人頭來算,不管是華西什麼人,都有糧油款、單位報銷、旅遊等福利;3、資本分紅,按照股金的比例。
過去要離開華西,其股份要收回,因為這是集體財産。還有買房,過去拿股份抵購房款,離開華西是要收回的。但從前幾年開始就不完全是拿股份抵購房款,拿現金買的,房子就不再由村裏收回。
記者:你每年獎金多少?
孫海燕:我的獎金有100多萬。
記者:按20%來算,你拿到手就是20多萬?
孫海燕:不止20多萬,還有基本工資和福利。
記者:剩下的80%是上交集體?
孫海燕:不是上交,是參股集體。參股有非常大的好處,你把錢存在村裏,村裏省得借流動資金,推動集體發展;而這筆錢的分紅,也直接給老百姓了。這80%是不能套現的,只能分紅,分紅一定會兌現的。
未來
“集體經濟為主,更多經濟形式參與”
記者:吳仁寶在臨終時有什麼囑託?
孫海燕:老書記(吳仁寶)臨終前囑託全家人要“堅信共産黨”。
老大(吳仁寶之子吳協東)曾經説過,問老書記遺願有兩次,第一次是在上海治療期間,他搖搖頭;(第二次是)回到華西,他對家庭和子女什麼都沒交代。
記者:今後,新書記吳協恩的改革會不會觸及、突破集體所有制?
孫海燕:吳協恩書記多次對媒體表示:堅持集體經濟為主的道路不變,堅持村民共同富裕的道路不變。
但是未來發展當中,會有更多的經濟形式參與。
新京報記者 吳偉 鄭道森 江蘇江陰 報道
[ 責任編輯:芮益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