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   正文

廣州市政協副秘書長范松青:我願公開財産

2013年01月28日 08:18 來源:中青線上-中國青年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十八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公報提出,認真執行領導幹部報告個人有關事項制度,並開展抽查核實工作。日前廣州市政協副秘書長范松青,呼籲廣州率先試行公職人員家庭財産申報公開,願做財産公開第一人,其勇氣何來?財産公開如何避免“不讓改革者吹冷風”?如何處理好與公民隱私保障的關係?

  財産申報公開:制度“破冰”仍需“踏石留印”

  記者:近日,不斷曝出的“房叔”等事件,引發對官員家庭財産的關注,如何有效推行官員財産申報公開?

  答:現行官員財産申報在制度上存在一定缺陷,只要求申報個人工資收入,不要求申報家庭財産;只申報勞務收入,不申報非勞務收入,這些導致一些官員財産申報公開流於形式。

  金融實名制,個人房産資訊聯網的覆蓋面在擴大,這些配套措施已經逐步在完善。技術上的配套問題都不是根本問題,關鍵是制度上要具有威懾力,才能讓公職人員財産申報公開的內容真實可靠。

  記者:從已查處的案件中,我們發現有少數官員有瞞報謊報、轉移財産的現象,這方面的懲治不夠健全,該如何推動財産申報公開建立有效懲治機制?

  答:我國收入申報規定對申報主體違反規定的處罰比較輕。僅僅規定對不申報或者不如實申報收入者,由所在黨組織,行政部門或者紀檢監察部門責令其申報、改正,並視情節輕重給予批評教育或者黨紀政紀處分。

  懲治還是要依賴法規,有章可循。官員財産公開等不得,立法難暴露出官員財産公開的阻力之大。

  財産申報公開試點:不讓改革者吹冷風

  記者:在新疆阿勒泰地區、浙江慈溪、江蘇淮安等地,陸續開展了官員財産申報試點,試點對象多為新提拔幹部、科級或縣處級幹部。對此,您如何評價?

  答:由於試點工作政策空間狹小,大多尚未取得持續性效果。在一些人看來,財産申報公開應該“一刀切”,然而,一項頗具複雜性的新政策破冰試點,每前進一步都不容易,財産申報公開需要各方麵條件成熟,穩妥推進。

  從目前的跡象來看,廣州的財産公開與公眾的期望,可能有一定距離。但畢竟為今後政策的逐步推廣積累了經驗,民意的推動力一定程度會影響財産公開能否跨好步、走好路。

  記者:家庭財産公開是官員財産公開的關鍵點。全面公開後,如何與公民隱私保護相結合?

  答:官員財産申報公開公眾還存在一些“認識誤區”,官員在個人私生活方面的隱私需要尊重。但公職人員手中的權力是公權力,是人民賦予的,不能以保護隱私作為藉口,在財産申報公開方面遮遮掩掩。只申報不公開,缺少社會監督不可能産生強有力的監督效果。

  自願公開財産壞了官場“規矩”?

  記者:呼籲廣州率先試行公職人員家庭財産申報公開制度,願做申報財産公開第一人,勇氣何來?

  答:民間網路反腐勢頭迅猛,網民“晾曬”一些官員的隱私財産,這些都透露出官員財産申報公開的緊迫性。

  此外,我從事紀委政策研究多年,接觸了大量腐敗案例,官員財産不透明與腐敗有一定聯繫。一些地方官員的財産申報只是搞形式、走過場,沒有真正申報落實,更談不上公開。“打鐵還需自身硬”,黨中央高度重視反腐,官員財産公開是民心所向。

  記者:有人對您兩套房的財産提出質疑,能公開一下您的財産嗎?

  答:我的工資收入是市財政統一發放的,每月1萬多元;我的房産確實只有一套,72平方米。此前的一套2003年就出售了。我愛人是一家企業的普通員工,已經退休幾年,2000多元工資。孩子在一家國企工作,目前還未成家,和我們共同生活。我沒有其他勞務收入。願意從我做起,繼續呼籲推動“官員財産公開”。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