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現象的啟示
航太事業人才井噴可否複製
4年前畢業入職,直接參與載人交會對接的倣真分析;當年,神舟七號飛船發射,工作一個月後就參與飛控任務,進行飛行程式核校工作;神舟七號之後,從事神舟八號的研製,參與交會對接方案設計和軌道設計,成為任務分析組組長;神舟八號發射成功後,成為中國航太科技集團公司五院總體部系統工程研究室副主任,從事未來空間站的方案設計工作。
這是1981年出生的王為的職業成長路徑。在中國航太史上,伴隨神舟飛船成長起來的年輕人,引起國內外宇航界的高度關注。“直接從事神舟九號飛船研製的900多人中,有近600人是35歲以下青年,平均年齡為34.8歲。”中國航太科技集團公司人力資源部部長陳學釧説。
如果倒推9年,我們可以發現這樣一些變化:神舟五號發射時,七大系統總指揮、總設計師平均年齡為53.6歲,神舟六號時降為48.7歲;神舟六號發射時,飛船、火箭試驗隊中,35歲以下年輕人佔80%,副主任設計師以上人員平均年齡為32歲;神舟七號發射時,飛船研製團隊平均年齡為33.6歲,神舟八號飛船設計團隊,平均年齡為31歲。
神舟隊伍中,年輕人越來越多;伴隨這一國家重大項目工程,年輕人迅速成長。我們暫且稱之為神舟現象。
在不得不上的年代,年輕人證明了自己
現在,整個航太科技集團公司,總設計師、總指揮、副總設計師、副總指揮隊伍中,45歲以下的佔53%,正副主任設計師、研究室主任共有3000多人,35歲以下的佔56%。在五院載人航太總體部,現在共有392人,平均年齡為31歲,35歲以下的佔82%,型號兩總的平均年齡是44歲,主任、副主任設計師平均年齡為33歲,其中80後有22人。
但是,在上世紀90年代,中國航太界的人才結構出現了問題。
1992年,神舟立項,稱為“921工程”。那時候,中國的航太人才出現了斷層,60年代培養的大學生即將退休,20多歲的年輕人必須要頂上,大面積的新老交替陸續開始。
921工程立項時,飛船是一個全新的事物,其研製工作從一開始就有很多年輕人參與。但是“那個時候的老同志很多都70多歲了,然後就是30歲以下的年輕人,30歲以上的人員幾乎沒有。” 五院總體部黨委書記李傑回憶。
神舟九號副總設計師朱光辰1995年進入中國航太科技集團五院(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航太五院”),參與了從神舟一號到神舟九號的所有飛船的研製工作。
“當時的研製隊伍中,青年佔近一半,大多是副主任設計師以下的崗位,老同志在審核把關方面下了很大力氣。”朱光辰説,與衛星相比,飛船複雜得多,很多零件靠當時傳統的手工製圖無法繪製,剛從大學畢業的年輕人用上了CAD製圖,“雖然現在不值得一提,但是當時年輕人的這些方法還是讓老前輩眼前一亮。”
直到2003年發射神舟五號飛船時,新老交替完成。
把飛船送上天的“長二捆”火箭研製隊伍中,也出現了年齡斷層,好在這是一個有經驗積累的型號,老專家還有很大一部分在崗。
從神舟一號到神舟九號,除了神舟五號發射沒有參加的中國航太科技集團一院(中國火箭研究院,以下簡稱“航太一院”)CZ-2F運載火箭副總設計師宋徵宇,1995年參加工作。他回憶,當時他所在的12所從事921工程的年輕人加上他只有5個,都是20多歲,再往上就是50歲以上的。到神舟三號發射時,年輕人漸漸多了起來。
神舟一號發射時,宋徵宇是普通的技術人員,從神舟二號開始成為副主任設計師,並兼任研製新一代火箭的負責人。神舟五號發射之後,時任總指揮黃春平找宋徵宇談話,希望宋徵宇擔起載人航太更重要的擔子——成為副總設計師人選。為此,宋徵宇不得不放棄新一代火箭的研製工作。也是從那時起,年輕人走上重要的技術崗位。
現任航太一院一部黨委書記王亞軍回憶,直到2004年前後,直接在一線組織設計研製工作的,幾乎都是二十幾歲的年輕人,老專家基本都退休了。
而此前,國內外媒體就開始高度關注中國新一批年輕的航太領軍人物,並把他們稱作“航太少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