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的話:在各地走訪調研時,我們深切地感受到,基層有鮮活的實踐,基層有深刻的理論。這些植根于地方具體情況的探索,往往有普遍性的意義;而一些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困惑,也經常折射出一般性的現象。為了更好地聚焦基層、發現基層,我們推出“評論員觀察”欄目,讓基層的探索者與觀察者對談,從微觀治理觀照宏觀中國,以末端治理助推頂層設計,更好地發揮黨報的治國理政重要資源作用。
本期介紹的府谷縣,位於陜西省最北端。近年來,從煤炭資源的開採利用,到民營經濟的迅猛發展;從15年免費教育,到頗具特色的醫療改革,府谷在經濟社會發展上,都頗多亮點。政府規劃發展佈局、民營經濟市場化運作、公共財政引導社會資金參與社會建設,政府、市場、社會各司其職、良性迴圈,形成了耐人尋味的“府谷現象”。
養老補貼能為農民增收多少、大病救助怎樣避免因病致貧、民間慈善政府如何四兩撥千斤、環保投入能産生多大綜合效益……在府谷採訪,你會發現當地時刻都在“算賬”。
家家都有一本賬,政府也不例外。只不過與普通家庭相比,政府的賬本無疑更大更厚罷了。而政府有什麼樣的“算賬哲學”,如何處理“政府賬本”與“百姓賬本”的關係,直接體現著黨的執政理念,決定著政府的治理成效,關係到一個地方的穩定和諧大局。
這幾年有一個流行説法,就是一些地方政府的“公司化”傾向。具體表現是,片面追求經濟增長,特別是把財政收入增加作為最高動力,GDP成了政府的“營業額”,財政收入成了政府的“利潤”。表面看,政績考核的數字漂亮了,實際上,不過是表面光鮮而已——
如果只熱衷於大手筆的“形象工程”,對背街小巷的改善卻懶得理、不屑做,誰來維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如果抱守“GDP崇拜”,而不管它是黑色、血色或是灰色,如何實現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承擔起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如果赤膊上陣與民爭利,又如何談得上一心一意為民謀利?這些年來,一些地方為了局部利益對中央政策選擇性落實,一些地方陷入土地財政引發強拆事件,一些地方為了追求短期增長而寅吃卯糧、竭澤而漁……這些現象無不説明,“公司化”政績的背後,是巨大的外部不經濟;“政府賬本”盈餘的背後,很可能是“百姓賬本”的虧空。
從這個角度,既尊重“成本收益”的經濟規律,又秉持公平正義的發展理念,府谷的“算賬哲學”值得重視。正如縣委書記張惠榮所言,地方治理不能只算小賬,要算總賬、大賬、長遠賬。就一個縣來説,府谷動輒上億元的民生投入可謂驚人。但醫療投入的增加,讓群眾有病提前看、就地看,幸福指數升高了的老百姓,由此産生了多少“民心效益”?公交補貼的增加,減少了私家車出行,避免了交通擁堵,由此創造了多少“環境效益”?15年教育全免費,看似花銷不菲,但提升的是地方的根本素質、奠定的是未來的發展基礎。
也許有人會説,不是每個縣市都有府谷的經濟實力。事實上,政府的“算賬哲學”確實離不開錢,但也絕不僅僅是“財大氣粗”的問題。就改善民生而言,政府投入多少是一個經濟問題,但是否投入則是一個理念問題,投向哪更是一個創新命題。正因如此,“百機關幫百村,百企業扶百村”的共富舉動,才被國務院扶貧辦稱為“府谷現象”;“雙管雙補四結合”的府谷醫改,被衛生部長陳竺評價“為全國醫改提供了借鑒的依據”。“府谷經濟學”再次説明,一個地方不僅要算經濟賬,也要算民心賬,不僅要有數字經濟學,更要有政治經濟學。貫穿其中的以人為本、統籌兼顧,正是科學發展觀的有力體現。
當然,要讓這樣的政治經濟學有推廣價值,必須有更多類似的宏觀反思:如何通過更加科學的考核避免政績短期化?如何確保各級幹部專注于潛績而非顯績?又如何在政績考核中增加基層百姓的發言權? (楊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