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中國北方多地遭遇極寒考驗 突破低溫歷史極值

時間:2012-02-02 08:26  來源:人民日報

  核心提示

  零下40攝氏度低溫,突破低溫歷史極值,低溫持續10多天……內蒙古、黑龍江等地遭遇極寒天氣。極寒天氣對當地人們工作和生活造成多大影響?當地採取了哪些應對措施?請看記者報道。

  今年春節以來,全國大部地區氣溫總體偏低,內蒙古、黑龍江局地遭遇持續低溫天氣。黑龍江漠河、內蒙古圖裏河、根河、海拉爾、牙克石、陳巴爾虎旗等地的最低氣溫普遍處在-40℃以下。

  呼倫貝爾經歷最冷春節

  根據內蒙古氣象局消息,今年1月,內蒙古中東部大部分地區持續低溫,最低氣溫不斷被刷新。其中,呼倫貝爾林區、牧區多次出現“極寒”、“冰霧”天氣,使得呼倫貝爾市成為全國最冷地區,經歷了有氣象記錄以來最冷的一個春節。

  家住呼倫貝爾牙克石市的林區職工張俊濤説,這個春節實在太冷了,大家都不願出門,走親訪友的事也得先放一放了。

  根據最新氣象資料顯示,1月30—31日,內蒙古多地日最低氣溫達到極端低溫閾值。

  其中,呼倫貝爾市海拉爾站(-42.9℃)、滿洲裏站(-42.2℃)、陳巴爾虎旗站(-45.5℃)、新巴爾虎右旗站(-38.6℃),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左旗站(-35.8℃)日最低氣溫達到或超過極端低溫閾值,出現極端低溫天氣事件。

  從最低氣溫分析來看,林區最低氣溫普遍在-42℃至-46℃,牧區普遍在-38℃至-44℃,農區普遍在-25℃至-33℃之間。與去年春節相比,林區和牧區偏低8—10℃,農區偏低5—7℃。

  一些地區低溫天氣持續十多天

  國家氣象局監測數據顯示,自1月23日以來,受頻頻襲來的冷空氣影響,黑龍江漠河、內蒙古呼倫貝爾等地出現-40℃低溫天氣,其中一些地區低溫天氣已持續十多天。

  不過,截至目前,今年上述大部地區的最低氣溫與歷史極值相比,還有一些距離。

  黑龍江漠河本月最低氣溫為25日的-44.4℃,其歷史極值出現在1969年2月13日,達-52.3℃,二者相差約8℃;內蒙古圖裏河本月最低氣溫達到-46.9℃,但仍不及出現在1966年2月22日的歷史極值-50.2℃。

  內蒙古自治區氣象臺專家分析認為,由於極地冷空氣順著烏拉爾山脈東部不斷南下、東移,在貝加爾湖一帶堆集,並東移形成東亞大槽,所以持續影響內蒙古東部地區。由於冷空氣勢力強、暖空氣弱,受強冷空氣的持續控制,造成該地區出現持續極寒天氣。

  內蒙古自治區氣象臺預計,2月2日以後,內蒙古大部氣溫將逐漸回升4—6℃,低溫天氣有所緩解。

  極寒天氣給人們工作生活帶來不便

  “可以説已經武裝到了牙齒,棉衣棉帽全都穿好了,但出門還是一下子就凍透了。”滿洲裏市一位上班族告訴記者,當地連續遭遇的極寒低溫天氣,給人們的工作、生活特別是出行帶來了不便。一般情況下,老人和孩子都很少出門了。

  由於氣溫低,滿洲裏市時常出現冰霧天氣,能見度不足百米,交警冒著嚴寒上路執勤,疏導交通。

  據滿洲裏市氣象局的專家介紹,冰霧是氣溫達到了-36℃以下,空氣中的水分産生凝華而形成的。一般在中午時分氣溫漸漸升高後,冰霧才可完全散去。

  每天早上5點,清潔工王大姐便開始了一天的工作。這些天,早上的溫度一般都在-40℃左右,王大姐出門前需要花費一些時間把自己武裝起來——裏面穿著厚厚的棉襖棉褲,外面套著橘色的工作服,戴著棉帽、口罩和厚厚手套……

  “這冰天雪地的,我得把這道兒弄得乾淨些,要不多不安全。”王大姐説。

  各地相關部門啟動防寒防凍應急預案

  針對持續的低溫天氣,各地相關部門採取積極措施全力應對。

  呼倫貝爾市氣象局在除夕前就已發佈“重要天氣報告”,提前預報春節期間低溫天氣,建議市民做好預防準備,提示交通部門防止低溫、冰霧對春運的不利影響。同時,在春節期間加強對低溫天氣的跟蹤監測,並及時通過各種媒介向社會發佈。

  據了解,低溫天氣對交通造成的影響比較大。滿洲裏市針對這樣的極寒天氣,出動大量的巡邏警車、清潔車等,並在車輛人流密集處設立交通崗。

  由於連日來的罕見低溫天氣,呼倫貝爾機場也出現了冰霧現象,機場場務工作人員每日淩晨5點開始對跑道、機坪進行清掃,確保道面無積雪。

  哈爾濱鐵路局針對春節後客流高峰遭遇極寒天氣,及時啟動應急預案,並確保重點物資運輸和旅客列車安全正點,全力確保運輸秩序正常。

  針對近日的極寒天氣,滿洲裏市熱力公司啟動防寒防凍應急預案,積極採取各項有效防範措施應對惡劣天氣。雖然氣溫極低,但是居民的室內溫度卻有保障。市民劉大爺告訴記者,外面冰天雪地冷得夠嗆,室內卻很溫暖。賀勇 袁泉 吳彥鑫

  專家解析

  北極濤動等或是極寒天氣主因

  本報記者 劉 毅

  針對近期我國全國氣溫普遍偏低,內蒙古、黑龍江一些地方出現零下40攝氏度低溫天氣,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氣候監測室高級工程師郭艷君分析認為,去年12月份入冬以來,赤道中東太平洋拉尼娜事件持續發展,易導致我國大部冬季氣溫偏低。同時北太平洋海溫持續偏暖,西伯利亞高壓持續偏強,海陸熱力差異加大,有利於東亞冬季風偏強,帶來冷空氣。

  郭艷君説,特別是1月中旬後期,春節前夕,大氣環流表現出明顯的變化,北極濤動(北半球中緯度和高緯度氣壓此消彼長的一種蹺蹺板現象)出現明顯轉折,極地冷空氣向南擴散,同時高緯地區烏拉爾阻塞高壓建立並維持,有利於北方冷空氣南下影響我國。

  烏拉爾阻塞高壓位於烏拉爾山附近、歐亞交界區域。阻塞高壓的建立和崩潰常常伴隨著一次大範圍甚至半球範圍的環流型式的劇烈轉變。其建立標誌著緯向環流向徑向環流的轉變;持續則標誌徑向環流處於強盛階段,有利於高緯冷空氣不斷南下;它的崩潰,標誌著徑向環流向緯向環流的轉變。烏拉爾山和鄂霍次克海常有阻塞高壓,當它們穩定維持時,中國南方多連陰雨,冬季多雨雪冰凍天氣;當烏拉爾阻塞高壓減弱崩潰時,常引起中國的寒潮爆發。

新聞中心 兩岸 社會 國際 臺灣頻道

分享到:
編輯:芮益芳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