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先生在《資中筠自選集》發佈儀式上。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與資中筠先生面對面時,有一種發自內心的慚愧:與老人家相比,我們是多麼的粗鄙。
已經習慣了與世沉浮,習慣了身上的塵埃,習慣了在大是大非面前默默無語。因為在內心深處,有一種深深的失落,它讓人麻木,讓人不願再嚮往明天,不願再提起靈魂。
對於裝睡的人,怎樣的吶喊都是沉寂,對於不願邁出的雙腳,所有的道路都是禁區。然而,一切真的只能放棄?
81歲了,資先生依然那樣睿智與優雅,翻開剛剛出版的五卷本的《資中筠自選集》,有如醍醐灌頂。不論歲月如何匆匆,不論世事如何紛紜,在這世界上,總有人不願後退,總有人在堅守著文明。這,是怎樣的一種溫暖?讓我們堅信:再遙遠的長路,也將過去,再艱難的地峽,也將穿越,歷史的大潮,終將奔流到海,一往無前。
所以等吧,我們等得起。
百年中國人的自強夢,百年的苦難與堅持,擎著啟蒙這面旗,我們唯有頑強地走下去,才能不愧對前賢,不愧對他們的奮鬥、思索與犧牲。
于迷惘處,聆聽資先生的教誨,堪稱平生幸事,每個人都是歷史中的人,100年後的孩子們,必然會翻開今天的細節,他們會看到的,至少還有痛苦是真誠的,至少我們沒有沉淪。
迷信這樣被破除
北京晨報:許多老一代知識分子都經歷過一段從獨立到迷信再到反思的過程,您當年是如何覺醒的呢?
資中筠:這分三個階段,我們當初受的是民國時期的教育,延續著“五四”精神,東西方內容都有,當時並沒覺得衝突,也沒有西化不西化之説。解放後,隨著一次次被改造,加之“二戰”後,歐洲知識分子集體向“左”轉,讓人們相信這代表了未來,是全人類的潮流。 這本身並無大錯。只是這種理想為掌權者所歪曲利用,實施包括思想領域的全面專政,加之中國知識分子本身的特點和弱點導致自我迷失,産生了迷信,所謂迷信,就是強迫加自願,上交了獨立思考的權利,一切靠別人的腦子來判斷。有人覺悟早一點,“文革”前期就明白了,有人晚一點,改革開放後才轉過彎來。至於我個人,是在“文革”中期才明白的,當時正在“批林批孔”,邏輯越來越荒唐,於是想到領導人年紀大了,糊塗了,這就打開了一扇窗:過去遇到想不通的問題,認為領導總是對的,便努力説服自己,在知道他也可能犯錯之後,便可以用自己的腦子去想了,這扇窗一打開,就不再能關上,從此心中逐漸亮堂,也就是自我啟蒙。
為什麼集體緘默
北京晨報:那一代知識分子受“五四精神”的熏陶,為什麼卻很少有人提出質疑呢?
資中筠:有害怕的因素,但也有主動接受的因素。特別是開始,擁抱一個新時代的到來,覺得自己也應該改變舊思想、舊觀念。當時沒有用“啟蒙”這個詞,但是似乎也是在接受一種新的“主義”的啟蒙。沒有想到實際上陷入了蒙昧。後來,一次次的運動,漸漸擠壓著空間。這些運動不是一直都在搞,而是緊幾天松幾天,松的時候好過一點,這樣一撥一撥,人們不斷在自我檢討中,就像溫水煮青蛙那樣,剛開始並不劇烈,自我批評一下就能過關,到後來越來越難,“反右”時幸虧我在國外,回來一看嚇一跳,因為那些想法我也有,如果在國內,可能就成右派了。幾次運動下來,心裏甚至都感覺不到恐懼了,完全變成了一種自律,什麼能説什麼不能説,全都牢牢地記住了。“文革”時,遇羅克寫了《出身論》,我內心很贊同,但不敢説,等判決結果下來後,真是很害怕,幸虧當時沒説出來,不然的話,我不也可能被槍斃了?“文革”時最害怕,因為誰都可以揪你出來,大家爭取留在人民內部矛盾中。到後來,對於極左也就接受了。
[責任編輯: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