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天宮一號”下周擇機升空 將連接三艘神舟飛船

2011年09月21日 13:46:45  來源:廣州日報
字號:    

  核心技術:

  以時速28000公里實現

  空間交會對接難度很大

  “天宮一號”發射後,我國將再發射無人飛船“神舟八號”,與“天宮一號”進行無人自動對接試驗。2015年前,再陸續發射“天宮二號”、“天宮三號”兩個空間實驗室。此次發射“天宮一號”,其核心任務就是試驗空間交會對接。

  空間交會對接技術難度很大,因為空間實驗室體積都比較大,在太空中的空間實驗室和太空梭都是高速運作的,時速達到28000公里以上,在對接過程中,如果計算不準,就可能發生飛船相撞事故。

  載人航太工程原副總指揮、神七任務總指揮部副總指揮長張建啟此前曾透露,中國在神八、神九、神十任務中,將突破無人與有人飛船對接技術。中國載人航太工程分為三步走計劃,目前我國已經完成了第一步——航太員上天;第二步是多人多天飛行、航太員出艙,實現飛船與空間艙的交會對接,併發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間實驗室。

  內部結構:

  實驗艙資源艙各有用途

  “天宮一號”實際上就是空間實驗站的雛形,採用兩艙構型,分別為實驗艙和資源艙。實驗艙可保證艙壓、溫度、濕度、氣體成分等航太員生存條件,可用於航太員駐留期間在軌工作和生活,密封的後錐段安裝再生生命保障等設備。實驗艙前端安裝一個對接機構以及交會對接測量和通信設備,用於支援與飛船實現交會對接。資源艙為軌道機動提供動力,為飛行提供能源。

  太空試驗:“神九”飛船或將搭載飛行員

  中國載人航太工程原副總指揮張建啟此前接受採訪時透露,“天宮一號”重達8噸,採用了全新設計和許多新技術,使用壽命兩年。除了試驗空間交會對接技術,“天宮一號”飛行器還有其他兩點技術關鍵,第一是補加,就是為飛行器補給推進劑、空氣、水、食品等;第二個關鍵則是再生式生命保障系統。

  全國政協委員、空間技術專家戚發軔透露説,神舟八號是無人飛船,神舟九號、神舟十號是載人飛船,將搭載2到3名航太員。屆時,飛船上不排除搭載來自臺灣的種子。

  聞新連結  

  嫦娥二號百萬公里外

  將探測數據傳回地球

  據新華社電 記者今日從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獲悉,我國第二顆月球探測衛星嫦娥二號成功從172萬公里外深空傳回第一批科學探測數據。

  目前,嫦娥二號衛星狀態良好,各類飛控事件執行正常,剩餘推進劑約115千克。根據工程總體安排,將於近日擇機再次開啟部分有效載荷,執行科學探測任務。

  據悉,嫦娥二號衛星預計將飛行至明年年底,為我國即將建成的深空測控站提供空間測試和校驗目標,進一步驗證我國遠距離測控能力。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要聞 時政新聞

[責任編輯: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