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以實踐為師 以群眾為師(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

2011年08月25日 17:43:4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字號:    

圖為本報記者在河北省滄縣崔爾莊鎮東村採訪紅棗種植大戶。

  這個8月不平凡。“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成為新聞工作者思考的課題、行動的主題;“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縈繞在心頭,思索在村頭,琢磨在筆頭,成為沉甸甸的“記者三問”。

  帶著思考走,懷著感情轉,迎著問題改,人民日報社首批80余名記者迅速奔赴各地基層。8月22日,“走基層”常設欄目在《人民日報》一版頭條位置與讀者見面。

  “有溫度,有質感,仿佛能摸到了生活的脈搏。”子夜時分,捧著剛剛印出的大樣,夜班編輯這樣讚嘆。

  幾個小時之後,在河南淅川,一位普通的村民組長在黨中央機關報上讀到了自己的故事;在河北青縣,小鵓鴿留村的村民們聽到了自己的聲音……

  “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不僅靠動員、靠部署,更靠身體力行。近日,人民日報社編委會全體成員將深入田間地頭、城市社區、廠礦企業等基層一線蹲點調研。

  把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對中國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信心,紮根於人民群眾的首創精神和力量源泉中

  基層是最好的課堂,群眾是最好的老師。

  在人民日報社“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動員部署大會上,編委會領導強調,不是應付一時、對付一段,而是真正把基層當作新聞工作的“富礦”,不斷挖掘、不斷拓展。走出院子,走進基層,我們的眼界才能打開,思想才能昇華,文筆才能清新,我們的工作才有無限廣闊的天地和大有可為的前途。

  記者趙永平多年從事“三農”報道,2010年,他所在的農村採訪室記者們行程五省區,用時兩個月,完成了長篇調研述評《希望田野上的斑斕畫卷》,探討中國農業現代化道路怎麼走這一重大問題,被認為“充分體現了黨報在戰略性重大問題上的指導能力”。

  他説,從土裏刨出的新聞報道,一樣可以立意高遠,攸關大局。

  “迎著問題上,朝著基層下,面對群眾走,向著深處挖”,8月19日,趙永平轉了幾次車,趕往河南淅川,到一個普通村莊,採訪一個普通的村民組長。之所以這樣選擇,他説就是“要看到最普遍的狀態,要了解最真實的情況”。

  “城市化”是中國社會變革的大主題、大背景,也是年輕記者侯琳良一直關注的話題。他將目光投入到了“城市化”進程中的“新市民”,選擇到了湖南長沙雨花區,走進了不足一月前剛剛從“黎托鄉”改為“黎托街道”的“新市民”中間,探尋“城市化”宏大敘事下個體的命運變遷。

  從事國際報道的記者們也參與到走基層的行列中。大西北的甘肅、大西南的貴州,還有東南沿海地區的福建龍岩,他們將分三組展開調研。他們中間有在國外常駐多年剛剛回國的老記者,有剛走出校門走上工作崗位的年輕人,還有長期從事國際新聞夜班編輯工作的同志。

  2010年開始,報社就開始系統組織國際部的記者、編輯到國內的基層單位調研採訪。不少人感嘆,這使自己真切地體會到“今日中國已是世界的中國”,“立足國內”才能更好地“走向世界”;有了對中國國情的深刻體察,才能統籌國際國內兩個大局。

  把對群眾思想感情的增進,反映群眾願望能力的提高,汲取于與群眾的朝夕相處中

  轉變,正在發生。

  在長沙採訪,侯琳良對採訪方式有了新理解。當地政府請來幾位村民,把採訪定在會議室,照理説這樣面對面的交流也能聽到“新市民”們的故事。“可我覺得這還是隔了一層,不是‘原生態’。”雖然他們的家很分散,但侯琳良堅持要到每人家中採訪,到他們日常生活的環境中去感受,走進他們的內心深處。

  幾天的朝夕相處,也讓趙永平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收穫。不僅了解了村民小組長這個農村基層組織的“神經末梢”的“苦辣酸甜”,更讓他看到了農民的需要。

  趙永平説,在最普通的農村地區,農業的基礎仍然比較薄弱,大家想了很多辦法,但是要發展起來,還需要國家更多的支援,特別是水利等基礎設施的建設,需要國家的幫助。這些情況,僅僅靠在辦公室裏看材料,感受是很難那麼真切的。

  沉得下、蹲得住、堅持好。這是人民日報對此次活動提出的具體要求。

  編委會領導要求全體編採人員要沉下身來,腳踏實地,轉變作風,改進文風,在新聞宣傳和輿論引導工作中自覺站穩群眾立場、增進群眾感情、強化群眾視角、運用群眾語言、回應群眾關切。

  人民日報社“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活動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自今年8月中旬至年底,具體內容包括學習有關精神,推出專題專欄報道,建立基層聯繫點,並啟動報社領導、編輯記者蹲點調研活動,組織“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專題研討會等。

  目前,人民日報社各部門、各分社已確定各自的基層聯繫點100個左右,覆蓋東西南北中,跨越欠發達地區和老少邊窮地區等,涵蓋農村、城市,涉及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多個方面。

  把思想認識水準的提高,新聞業務本領的增強,收穫於人民群眾生氣勃勃的創造性實踐中

  記者走基層,接了地氣,也長了靈氣。

  作為一名經驗豐富的老記者,戴嵐總是囑咐身邊的年輕記者:一定要腿勤、嘴勤、手勤,一定要深入下去,采寫第一手報道。只有保持同基層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才能寫出不一樣的報道。

  身教勝於言傳。這兩天,戴嵐到了新疆溫宿縣,和溫宿鎮柯克牙社區的老黨員馬木提買買提面對面交流。走進老人的內心,她發回了用第一人稱寫成的報道《吃葡萄不忘引來清泉的人》,將一個基層少數民族老黨員對黨的深厚感情娓娓道來。

  群眾是語言大師。趙永平從基層歸來,帶回了沾著泥土芬芳的話語。説水利的重要性,比不過村民許廣山的那句話“水利是莊稼人的膽”;談基層幹部的境界,莫過於村民小組長全福成的概括“吃得起虧,受得起氣”。

  群眾是智者哲人。侯琳良學會了用“新市民”的視角理解城市化,那就是“仿佛原來種田時寧靜的生活心態打了個急轉彎”,跳出“農門”闖“城門”,從農民變身“新市民”,絕不是安置房子、發放補償款就能了事的,“最重要的是能夠在城裏站得住腳”。

  不僅於此,一系列清新的欄目和專題報道也在“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的進程中謀劃:《新農村週刊》的新欄目“田野風”,文藝版的“基層文藝”、“書店的燈光”等專欄正在準備……“秋收一線見聞”、“草原牧區行”、“基層文化體制改革”、“縣域傳統藝術的生存與發展”等一系列專題正在采寫。

  走基層,更帶來了成長。剛到人民日報社工作,記者于洋的第一次採訪就投入到走基層的行列,到河北青縣採訪調研。他説:“剛剛走出了一個課堂,又來到了一個更寬廣、更敞亮的課堂。”記者李志偉也是新入社的記者,走基層讓他真切感受到:好新聞是跑出來的。“我已做好準備,不怕磨破鞋底。”

新聞中心 兩岸 社會 國際

[責任編輯:馮江]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