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網友建議學香港讓“三公經費”公開取信於民

2011年07月28日 11:16:45  來源:中國青年報
字號:    

漫畫:趙順清

  7月26日,《中國青年報》刊發報道《96.4%公眾力挺國務院對“三公”公開不合規部門嚴厲問責》,文章顯示,被調查者對中央部門“三公”公開最不滿意的三大問題分別是:公佈結果的真實性存疑(72.0%);對逾期不公佈的部門缺乏問責(65.5%);只公佈數字,缺少詳盡解釋(61.6%)。該報道引發網友高度關注和熱議。

  一名民意中國網網友提出,“三公”公開首先要讓群眾了解這些部門“三公”經費的去處,而且要有有力的證據證明去處是可信的。現在大多數部門的數據讓人看了半天還是一頭霧水。

  全國人大代表、湖北省統計局副局長葉青指出,“三公經費”的統計口徑不一致就難以有所比照。基於組織結構、人員構成等諸多因素,各部門公佈的最終絕對數字的高低並不必然説明相關工作的優劣。缺乏權威部門把關,“自説自話”的數據難逃選擇性公開的質疑。

  一位新浪網網友説,一些部門對“三公”公開一拖再拖,歸根結底是因為他們既無壓力,也無動力。對這樣的部門,不能光譴責了事,最有效的辦法是制定明確的細節和公開的標準,以問責機制強力推進。我們期待對沒有公開的部門、數據造假的部門來一場“問責風暴”。

  實際上,“三公”經費屬於應當重點公開的政府資訊。《政府資訊公開條例》對行政機關 “不依法履行政府資訊公開義務的”行為明確規定了罰則:“由監察機關、上一級行政機關責令改正;情節嚴重的,對行政機關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名網易網友説,若不追責,“三公”公開不能進行到底,政府威信掃地。國務院應該對不符合“三公”公開規定的部門進行嚴格行政問責,必須要有官員為此承擔行政責任。此外,人大不能失聲,要實行監督、質詢權。媒體和民意的輿論監督也要持續跟進。

  人民網網友“仁文主意”提出,香港公開“三公”經費的形式值得學習。香港公佈“三公”經費是真心實意地接受老百姓的監督,他們認為只有説得越詳細、越具體、越明白,老百姓才看得越認真、越滿意,才能從中發現問題,提出意見和建議。這樣才有利於政府工作的改進和提高,打造廉潔高效的政府。

  一名民意中國網網友提出了這樣一個“四步走”的構想:“三公”公開只是第一步;我們要做的第二步,是監督公開的程度;第三步是考查公開內容的真實性;第四步是促進公開制度和機制的形成。而保證“四步走”順利推進的關鍵,就是問責。“沒有問責,就沒有執行力;沒有問責,就容易懈怠。”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要聞 時政新聞

[責任編輯:吳怡]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