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發展,在“調”和“轉”上發力
倒數第一,是北京精心備考、主動站位的結果
GDP增速,一種情況是“心有餘而力不足”,還有一種情況,是“行有餘力而不為”,為主動調控。北京屬於後者。
對末位排名,北京有準備。制定“十二五”規劃,北京把五年年均增速審慎確定為8%,在全國31個省區市中最低。這是北京貫徹科學發展觀、把握髮展階段的主動選擇。
事實上,當北京在“十二五”規劃中提出要在推動科學發展、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中當好標桿和火炬手,走在全國最前列,提出要打造“北京創造”、“北京服務”和建立國家創新中心的時候,就已經對GDP增速的放緩做好心理準備。對未來如何發展,北京目標明確:率先形成創新驅動的發展格局,綜合經濟實力和競爭能力顯著增強。
面對“十二五”的開局之年,北京的科學發展在“調”和“轉”上加大力度。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北京市委書記劉淇説:“北京要緊扣主題主線,開拓進取,攻堅克難。”北京市委副書記、市長郭金龍説:“調結構,轉方式,北京突出四個字,一個是堅決,一個是主動。”
前後180多天,北京最為吃勁的有三件事,群眾關心、輿論關注,也聚集於此:控車市、調樓市、首鋼退市。來自統計局的數字顯示,正是這主動為之的三大調控,吃掉了北京1.8%的增速,也就是北京與全國平均增幅的距離。這個結果,與最初預判一致。
主動調控,捨棄曾經的增長支柱,需要決心,需要勇氣,需要增強承受力。
[責任編輯: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