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分析稱“抓落實”要以基層為重心 避免政績工程

2011年06月03日 22:04:33  來源:光明日報
字號:    

  前不久,胡錦濤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社會管理及其創新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發表了重要講話,對加強和改進社會管理作出了新的部署,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全黨全國工作的重要指針。胡錦濤同志的講話,指明瞭對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工作的思路和舉措。當前,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任務就是抓好落實。

  落實,是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內在要求

  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特殊性質要求我們必須注重狠抓落實。

  社會管理,是指政府和社會組織對除國家政治、經濟和文化以外的公共事務所進行的管理和服務活動。社會管理的目的,是通過社會利益的協調、社會矛盾的化解,促進社會和諧有序地發展。社會管理説到底是對人的管理和服務。這就要求我們把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各項任務落實到群眾,落實到基層,落實到解決具體的人和事上。

  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是黨的群眾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社會管理的重點是民生,是直接為廣大人民群眾服務,直接關係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我們的各項措施落實了沒有,落實得好不好,人民群眾會有實際的感受。落實得好、落實得快,群眾就叫好;落實得不好、落實得慢,群眾就會有反映。群眾的利益實實在在。民生問題做不得假,摻不了水,打不得半點折扣,與其他方面工作相比,落實就顯得尤為直接和緊要。我們黨是為人民服務的,把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各項措施落到實處,就是貫徹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就是實踐黨的群眾路線。

  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重點在基層。基層是全部社會管理的基礎,是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落腳點。基層也是社會熱點和難點問題的高發區,是體現民生水準的“溫度計”,是解決民生問題的主戰場。如果忽略了基層管理,社會管理的基礎就會動搖,社會管理的成效就會大打折扣;如果社會管理存在空白點和盲區,群眾的利益就會受到損害,群眾的意見就會很大。必須把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各項工作落到基層。

  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要從抓具體事做起。我們面臨的是一個一個具體的矛盾和問題,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不能大而化之、浮皮潦草。宏觀的規劃、方案是必要的,但不能代替具體的“一對一”地解決實際問題。胡錦濤同志提出的八個“進一步加強和完善”、一個“加快推進”,是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解決影響社會和諧穩定問題的治本之策和有效措施。我們要下真功夫、實功夫、苦功夫一項一項落實,一件一件去辦,一個個問題去解決。要把抓落實放在黨性的高度、全局的高度,以實事求是的精神和求真務實的態度落實好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各項任務。

  落實,必須解決一些突出問題

  我們強調關鍵在落實,必須解決和避免一些阻礙落實的突出問題。

  一是偏愛“政績工程”、“面子工程”。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是一項扎紮實實打基礎的工作。如果認為社會管理工作很繁雜、很細緻,不容易被看到,很難被量化,在這上面投入精力再大,也難以幹出成績,就必然對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不熱心、不投入;如果認為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很細微、很瑣碎,做這些工作不如搞大工程、大項目受矚目、顯政績,就必然不願在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上下功夫;如果認為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是慢工細活,非一日之功,工夫再大也難比扒房建樓、圈地圈錢有亮點、有面子,就必然被好大喜功、急功近利的心態所左右,有違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初衷。

  二是缺乏群眾觀點和群眾感情。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與群眾切身利益緊密聯繫,關係群眾生産、生活甚至生命安全。如果心裏沒有群眾,對群眾的疾苦和需求麻木不仁,錯誤地認為,抓住經濟就抓住了一切,解決群眾困難的唯一辦法就是給錢,只要有了錢,就不怕群眾有意見,出了問題就拿錢頂,甚至認為群眾的生命也可以用錢來擺平,就根本談不上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如果不懂得、不了解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靈魂是服務人民,是保障群眾利益,是為老百姓辦實事,而是把這項工作看作是“管”群眾、“壓”群眾,對群眾提出的意見,既不認真聽取,又不鄭重回應,而是用各種手段不讓群眾講話,甚至用簡單粗暴的方法對待群眾的合理訴求,就是對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曲解。

  三是回避矛盾、畏懼難題。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必須面對許多難辦的事、敏感的事,有些還是多年積累的老問題。如果不願碰硬,認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甚至認為處理這些老問題是替前任“埋單”,既無政績,又招是非,就會視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為畏途;如果見好就上,見難就躲,把群眾需要解決的難事推給別人,就會對複雜敏感的社會管理工作作壁上觀;如果不敢面對困難和矛盾,導致簡單問題日久不決,複雜問題積重難返,就會為社會和諧穩定埋下隱患。

  落實,要以基層為重心

  國情在基層,民憂在基層,各種社會矛盾和問題在基層,探索實踐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規律與機制也在基層。我們必須深入基層,服務基層,到基層去解決問題。

  要深入基層真正了解和掌握社情民意。要廣泛開展調查研究,真正掌握第一手資料,了解第一線情況,一點一滴地積累,逐步掌握國情、社情、輿情。要沉下身來,放下架子,紮根一線,傾聽群眾呼聲,了解群眾願望,把握群眾所盼、所思、所急、所憂。要善於發現問題、觸及矛盾,防止聽不到實話、看不到實情。要不斷加強同人民群眾的聯繫,根據群眾的實話與實情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和措施,實實在在地為群眾排憂解難。

  要深入基層切實解決具體問題。千難萬難,基層最難。要把更多的人力、物力、財力投入到基層,切實解決基層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各種瓶頸問題。要敢於觸及矛盾,抓民生之本、應民生之急、解民生之憂,真心實意地為群眾謀利益,扎紮實實地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只要認準是人民群眾需求的事情,就要千萬百計、攻堅克難,抓到位、抓到底、抓出結果。

  要深入基層探索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體制機制。要以基層為重心,切實轉變社會管理觀念,寓管理于服務之中,以管理促進服務。要著眼基層工作的各個方面,由小到大、由點到面地創新和完善具體工作機制,逐步建立科學完整的制度體系。要把基層社會管理工作績效作為工作考核標準,突出對領導幹部社會管理能力、社會服務作風、社會管理成果的考察評價。要建立紮根基層的用人導向,以強有力的組織措施、考核措施和激勵措施推動社會管理目標的落實。要認真分析研究社會管理的新情況新問題,深刻認識和準確把握社會管理規律,自覺按規律辦事,使我們的思想觀念、政策措施、工作部署、工作方式更加適應當前社會管理的新要求,不斷增強社會管理的前瞻性、主動性、有效性。

  落實,要靠完善的工作機制和考評機制

  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要靠完善的工作機制去保障落實,要靠正確的用人導向去促進落實。

  中央對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全面部署,必須靠健全的機制、管用的制度去落實。要進行責任分解,把社會管理的目標任務落實到每個單位、每個部門、每個崗位,杜絕推諉扯皮,克服敷衍應付,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局面。要細化工作任務,通盤考慮社會管理的龐雜工作,理清頭緒,分清主次,制定好時間表和路線圖,先解決與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相關的問題,再破解影響長遠發展的深層次矛盾。要完善督查制度,及時發現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中帶有苗頭性、傾向性、典型性的問題,及時採取有效措施解決社會管理中障礙和困難。

  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工作落到實處,必須完善領導幹部考核評價機制。在社會管理中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往往與用人導向有關。評價一個幹部社會管理工作做得好不好,不是看他説得怎麼樣,而是要看他做得怎麼樣,落實得如何。要著重考察領導幹部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服務意識,要著重考察領導幹部深入基層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本領,要著重考察領導幹部做群眾工作的方式方法。對那些埋頭苦幹、狠抓落實的幹部,必須鼓勵褒獎。對那些只會空談、不幹實事的幹部,必須教育調整。對那些弄虛作假、失職瀆職造成重大損失和嚴重後果的幹部,必須問責懲處。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要聞 時政新聞

[責任編輯: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