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北京市委建議“十二五”規劃 實行人口總量調控

2011年06月03日 22:06:10  來源:北京晚報
字號:    

  中共北京市委十屆八次全會根據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及中央對北京市工作的要求,結合北京實際,就制定《北京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提出了建議。

  打造中關村科學城、未來科技城和南北兩個高端産業聚集區

  建設好中關村軟體園、生命科學園和環保園

  建設智慧財産權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的示範區

  推進標準創新試點

  加快推進“十百千工程”、重大科技成果轉化工程、關鍵技術示範工程、高端領軍人才集聚工程、高端産業聚集工程和科技金融創新工程六大工程,深入實施“瞪羚計劃”

  中關村重點建設兩座城

  積極實施“科技北京”戰略。推動首都科學發展、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關鍵是實現創新驅動,重點是實施“科技北京”戰略,加快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搭建科技創新平臺,健全有利於推動自主創新的體制機制和制度,積極對接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和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激發全社會的創新活力,發揮首都科技智力資源優勢,建設創新型城市和國際創新樞紐,服務國家科技創新戰略。

  搭建科技創新平臺。組建中關村科技創新和産業化促進中心。健全産學研用合作機制。健全企業創新激勵機制。健全科技與資本的對接機制,健全創新成果發現和篩選機制。健全政府資金支援機制。

  發揮教育的引擎作用。制定和實施《北京市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積極支援中央在京高校建設世界一流大學、一流學科和高水準大學,完成沙河、良鄉高教園區建設。加強北京市大學科技園建設,構建北京高校科技創新體系。

  建設首都世界人才聚集高地。全面實施《首都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創新人才管理模式,落實“千人計劃”、“海聚工程”、“高聚工程”等各項人才工作。完善創新創業服務體系,切實保障科技人員發明創造的權益。

  塑造北京品牌 建設智慧城市

  推動首都經濟優化升級。優化消費環境,逐步提高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積極培育本土品牌和特色消費街區,積極培育本土優勢總部企業,積極引進國內、國際知名品牌,實施商標戰略,發展品牌經濟。加快城市交通、能源、資源、資訊等基礎設施投資。積極調整房地産投資結構,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設。

  推動服務業轉型升級。加快推進行業標準化建設。大力發展生産性服務業,進一步強化文化創意産業的支柱地位,集中力量塑造“北京服務”品牌,建立輻射全國、具有較強國際影響力的現代服務業産業體系。進一步提升金融街品牌價值,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金融中心城市。鞏固和擴大軟體和資訊服務業發展優勢,建設智慧城市。進一步發揮總部經濟的輻射帶動作用,建設國際商貿中心城市。全力推動旅遊業、會展業的跨越式大發展,打造國際一流旅遊城市。發揮産業發展對人口、就業的引導作用。

  文化設施向城南傾斜

  單位設施向社會開放

  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準。推動公共文化設施建設向城南地區、城鄉結合部、重點新城、新建大型社區以及農村地區傾斜。大力實施文藝精品工程。大力推進文化惠民工程,鼓勵單位內部文化設施向社會開放。

  提高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水準。嚴格執行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法律法規,保護好歷史文化名城。強化首都功能核心區文物保護工作,加強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和佔用騰退工作。積極推進世界名園建設,推動故宮周邊地區、城市中軸線、皇家園林、壇廟進入《世界遺産名錄》。

  區縣可設立社區銀行

  重點小城鎮集中供熱

  加快郊區城鎮化步伐,促進農村人口和産業向小城鎮集聚。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新城,切實承擔起疏解中心城功能的責任。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完成全市鄉鎮機構改革。鼓勵符合條件的區縣依法設立社區銀行。加大公共財政對郊區農村投入力度,實現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全覆蓋和均等化。基本實現“村村通公交”和山區道路環線全線貫通,實現天然氣“區區通”,基本實現光纜入村、網路入戶,實現重點小城鎮集中供熱。逐步實施村莊社區化管理。

  統籌推進生態涵養發展區建設。完善生態補償機制。建設好懷柔文化科技産業新區、密雲綠色休閒旅遊綜合示範區、平谷首都音樂文化創意産業集聚區和門頭溝古道古村落文化創意産業集聚區,推進淺山區綜合發展。推動溝域經濟發展,建設綠色、宜居的山區生態發展示範區。完成泥石流易發區、採空區農民搬遷。

  落實社區服務目錄

  和“一刻鐘服務圈”

  積極創新社會管理與服務。全面推進社區規範化建設。構建網格化管理服務體系。加大政府購買公共服務力度,落實社區基本公共服務指導目錄和社區“一刻鐘服務圈”建設任務。進一步完善社會動員機制,提高社會公益和志願服務水準。

  確保首都安全穩定。健全社會輿情收集反饋機制,推廣信訪代理制。加強基層綜治維穩力量建設,健全網格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推進科技創安工程。健全安全生産監管體制,嚴格落實各項安全監管措施,加大對消防、交通、建築、危險化學品、高空作業、有限空間、地下空間、地鐵、地下管線和食品藥品安全等領域的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力度。加強網路等新興媒體的建設、運用、管理。

  對接首都周邊發展

  實行人口總量調控

  提高科學規划水平。認真落實國務院批復的北京城市總體規劃,按照“兩軸兩帶多中心”的規劃要求,加快新城和重點鎮建設,提升郊區城鎮的建設水準、規模和産業聚集度。主動對接環首都周邊地區的發展建設,進一步增強北京作為京津冀地區核心城市的綜合輻射帶動能力。發揮規劃的龍頭作用,推進土地、産業、空間、人口、生態、交通以及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等規劃協調融合,完成內容完整、覆蓋城鄉、調控有力的控制性詳細規劃。加強對地下空間的規劃建設工作。

  加強對人口總量的調控。統籌人口宏觀調控與服務管理工作,完善區域人口規劃,建立人口有序管理的體制機制,對新建項目實施人口評估,實行人口總量調控的屬地責任。堅持通過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提高産業組織化程度、規範出租房管理,遏制人口過快增長。在做好人口總量調控的同時,提高人口素質,優化人口佈局。積極推進居住證工作,健全“以證管人、以房管人、以業控人”有機結合的服務管理模式,創新流動人口和外籍人口的服務管理方式,加強國際化社區建設,提高人口服務管理的資訊化、精細化水準。加強區域協作,為首都人口有序流動提供新的出口。

  逐步實施階梯水價

  建立污染者付費制

  節約集約使用資源能源。逐步實施階梯水價、電價和熱計量。實施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積極推動節水型城市建設。加快節約型機關建設。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和節約用地制度,嚴格控制建設用地規模。加大節能減排力度,執行最嚴格的能耗和環保標準。加快推進低碳技術創新。積極推進延慶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示範區建設。建立健全污染者付費制度。鼓勵並支援新能源汽車的生産與使用。

  提高生態環境建設水準。繼續加強綠化隔離帶建設。加強郊區、山區生態建設和修復。逐步恢復河道生態景觀風貌。加大對水土、噪聲等污染治理的力度。

  建設現代市場體系

  推動收入分配改革

  加快現代市場體系建設。推進中關村代辦股份轉讓試點發展成為統一監管下的全國性場外交易市場,充分發揮北京産權交易所和中國技術交易所的示範作用,提升中國林業産權交易所、北京環境交易所、北京金融資産交易所、中國北京文化産權交易所、國際版權交易中心等的影響力和輻射力,發展壯大債券市場,提升價格形成和交易服務功能。構建大宗商品交易平臺,逐步成為重要商品價格形成中心。

  推動收入分配製度改革。認真落實中央關於收入分配製度改革的意見,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和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要聞 時政新聞 

[責任編輯: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