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秦始皇祖陵盜墓案追蹤:盜墓者專業化程度較高

2011年06月03日 22:06:15  來源:京華時報
字號:    

  >>難題

  盜洞回填還是發掘

  如何處理這個深30多米深的盜洞呢?回填還是發掘?是個難題。

  根據文保要求,發現盜洞後一般是進行簡單的回填。小的盜洞無疑容易回填,需要土方量不大;而大的如30多米的盜洞,就需要從遠處運來大量土方,並且把土夯實到不因下雨而塌陷,這樣的回填就是大工程。

  從辦案的角度講,回填後就無法再進行取證了,誰也不敢保證已經進行了完美的取證。如果漏掉了一個重要線索,今後是誰的責任?從秦東陵考古實踐看,秦東陵至今沒有進行過大規模的科學考古發掘工作,應該解剖一個麻雀了解一下情況。

  專案組的調查也表明,秦東陵除了一號大墓被盜之外,其他幾座大墓此前應該也已被盜。但是,對於盜洞所採取的辦法是如出一轍:回填。

  爭議還有更深的原因。一位考古專家説,回填的痕跡經農田耕作風雨沖刷,時間一長就會消失無蹤,但是墓室被盜的情況就無從知道。等到進行考古發掘時,發現很多未曾記載盜洞,出土的礦泉水瓶子錶明被盜的時間不遠,但是追問一下,誰來負責?誰能負責?

  根據文物法,地方各級政府對自己轄區內的文物負有安全保護責任。但現實是,各級政府財政在田野文物保護的投入上明顯不足。人防尚且難以保障,技防的現實要求更是難以達到。

  面對當前嚴峻的文物安全形勢,國家文物局負責人近日到西安調研時表示,要有清醒的認識,要大力推行文物安全責任制,讓各級政府、各個部門真正負起責來。特別是秦東陵被盜案,一方面要一追到底,全面追查近年來盜掘案件,嚴懲涉案人員;一方面要全力加強考古調查工作,摸清陵園基本情況,加大執法力度,堅決杜絕盜掘案件再次發生。

新聞中心 兩岸 社會 國際 臺灣頻道

[責任編輯:許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