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聞背景
我國缺乏二惡英排放數據
我國17個主要行業二惡英排放企業有萬餘家,涉及鋼鐵、再生有色金屬和廢棄物焚燒等多個領域。中國二惡英的排放、污染研究的監測數據十分缺乏。
由於受到分析水準和成本的限制,僅對城市生活垃圾焚燒做過相對較多的監測和調查。依據一些少量的監測和研究數據,尚不足以準確確定中國所有二惡英排放源的排放因子。
2004年,國務院批准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履行〈關於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斯德哥爾摩公約〉國家實施計劃》指出,中國是當前全球二惡英排放量較大的國家之一,且對二惡英的排放和污染水準了解仍十分有限,控制二惡英污染是中國履行這份公約的最大挑戰。《國家實施計劃》也承認,中國關於食品、飼料和機電等商品中二惡英的相關法規和標準不完善,一方面難以對國內産品依法監督,也難以阻止國外含二惡英的商品進入中國。本報記者 郭少峰
【二惡英】
常以微小的顆粒存在於大氣、土壤和水中,主要的污染源是化工冶金工業、垃圾焚燒、造紙以及生産殺蟲劑等産業。自然界的微生物和水解作用對二惡英的分子結構影響較小,因此,環境中的二惡英很難自然降解消除。
[責任編輯: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