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補償立法與流域生態補償國際研討會”23日在四川雅安召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杜鷹在會上表示,中國生態補償立法工作已全面展開,建立生態補償機制的總體框架已基本形成。
杜鷹説,國務院對《生態補償條例》的起草工作在今年4月就進行了全面部署,先後深入13個省進行了專題調研。目前,建立生態補償機制的總體框架已基本形成,將按照誰破壞誰治理、誰開發誰保護、誰受益誰補償、誰保護誰有償的原則,進一步明確實施生態環境補償的基本原則、主要領域、補償辦法,確定相關利益主體間的權利義務和保障措施,進一步細化流域、森林、草原、濕地、礦産資源等各領域的實施細則。
據介紹,此前國家相關部門已就自然保護區、重要生態功能區、礦産資源開發、流域水環境保護等4個領域開展生態補償試點,部分省、區、市建立了生態補償機制試點,開展了有益的探索。
杜鷹表示,建立生態補償機制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大舉措和必然要求,也是西部大開發中的一項重要政策。目前,各項工作正緊鑼密鼓推進,重點研究生態補償的內涵和外延的界定、生態補償的主體、生態補償的標準、生態補償的方式,以及生態補償機制和公共財政體系的關係等重大問題。(鄢銀嬋)
[責任編輯:王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