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透視新醫改:醫療資源重心能否下移將決定醫改成敗

2011年06月03日 22:08:43  來源:光明日報
字號:    

  新一輪醫療體制改革啟動已有一年。此次醫改,第一次明確提出把基本醫療衛生制度作為公共産品向全民提供,重新確立了以政府為主導的發展方向,讓人心裏踏實,也讓人充滿期待。

  推進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建設、建立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健全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均等化、推進公立醫院改革……一年來,新醫改“五箭連發”、指向明確——或強化或重建面向全民的公共衛生服務能力,皆是“育本”之策。

  雖然這五項工作剛剛起步,面臨許多需要克服的障礙,但政府的資金投入,是“育本”取得階段性成果的基本保障。與“育本”相比,更值得關切的,是其後將如何“固本”。毫無疑問,後者的難度要大得多。“固本”的核心是醫療資源重心下移,讓基層醫療服務機構真正派上用場,而不是形同虛設。或許,這才是對“政府為主導”這五個字的真正考驗,在某種程度上也將決定醫改成敗。

  一個簡單的例子——只要有制度性保障和資金投入,在城市中的社區、偏遠地區的鄉村設立基礎醫療機構並不困難,但讓它們能充分發揮作用,則不是一個簡單地加大投入便可解決的問題。事實上,即便是北京這樣的大城市,在三甲醫院人滿為患的同時,絕大多數社區醫院卻依然處在“空轉狀態”。

  增強醫療衛生服務機構活力,市場化競爭不可或缺也在所難免。但過度依賴市場化手段,必然導致強者愈強,優良醫療資源配置不斷向大城市、大醫院等高端集中。今天,我們依然面臨的醫療衛生投入效率不高,服務鴻溝加大、公平性下降,因醫療而産生的其他社會成本大幅增加,基層預防保健能力不斷削弱等問題。如果醫療資源重心不能有效下移,此次醫改千辛萬苦的“育本”,育出的或許只是一個個“空殼”,數千億元投入仍將面臨“竹籃打水”的窘境。

  基礎醫療衛生機構建設,“硬體”易置,“軟體”難求。作為一個社會系統工程,實現醫療資源重心下移,醫療衛生界責無旁貸,但目前現狀顯然已經溢出僅憑其一己之力便可實現的能力範圍,而需要全社會齊心協力,下更大功夫,作更多努力。

  醫改是一個世界性的難題。唯其如此,更考驗我們的勇氣和智慧。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要聞 時政新聞

[責任編輯:孫金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