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對國産品牌的總體印象如何(N=3460)
您對外資品牌的總體印象如何(N=2834)
【環球網綜合報道】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日即將到來,為了解中國消費者對國産品牌和外資品牌的認知度,日前環球網聯合環球輿情調查中心,再次圍繞網民好感度連續第五年展開特別調查。從3月5日開始截至9日,共收回關於國産品牌調查的有效問卷3460份,外資品牌問卷2834份,數據結果均依據專業網路調查軟體所得。 “國産品牌網民好感度紅黑榜”與“外資品牌網民好感度紅黑榜”正式揭曉,順豐、華為、海爾以及蘋果、奧迪、寶馬分別躋身網民最喜愛的國産品牌與外資品牌的三甲行列,蒙牛、伊利、光明三大奶企以及肯德基、麥當勞、必勝客三大快餐品牌則分別包攬黑榜前三名。
在消費者總體印象的調查中,受訪者對國産品牌和外資品牌的好感度總體印象偏正面,數據相差不大,分別為54.8%與59.6%。但其中僅有2.7%的受訪者認為國産品牌“很好,是優質産品和服務的代名詞”,而這一選項在外資品牌的調查結果中為21.5%。知名經濟學家、媒體特約評論員宋清輝向環球網表示,由此可以看出,受訪者對國産品牌和外資品牌的好感度總體印象差別不大,而在事關國産、外資品牌是不是優質産品和服務的代名詞方面,則存在較大的差別,説明消費者非常看重品牌的品質和服務。
今年,消費者對國産品牌和外資品牌的總體印象與前幾年相比有怎樣的變化呢?調查顯示,近六成(56.6%)受訪者對國産品牌的印象“變好了”,而對外資品牌的印象“變好了”的受訪者是少數,僅佔6.2%;與2014年相比,消費者最近一年對國産或外資品牌的消費有怎樣的變化呢?調查得知,近五成(47.2%)受訪者“增加了”國産品牌的消費量,而“增加了”外資品牌消費量的受訪者僅佔比兩成多(24.4%)。
宋清輝認為,國産品牌正通過運用“愛國元素”等潛移默化的推廣,使得消費者對國産品牌商品的信心快速提升,而國産品牌的消費已成為我國城鎮居民日常消費主流之一。例如在傳統家電行業中國産品牌優勢明顯,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廠家的生産能力和技術已能和國際廠商相提並論,具備和國際品牌競爭的實力。
不過,宋清輝同時指出,在某些領域如日化類産品,仍舊是國際品牌介入最深的領域,寶潔、歐萊雅、聯合利華等國際品牌依然佔據領先位置,並憑藉其資本上的優勢收購國內企業,在全球市場“攻城掠地”,國産品牌還需要長時間的積累,才能夠在這一領域一爭高下。今後國産品牌要想進一步鞏固和擴大自己的領先地位,就要在創新和研發能力上不斷加大功夫。
針對消費者如何看待國産品牌與外資品牌為中國消費者提供的服務和産品品質是否使用了國際統一標準這個問題,調查發現,國內消費者對這一問題的看法整體偏負面:總體上有八成多(83.7%)受訪者認為“國産品牌在國內市場上不同程度地存在未使用國際統一標準”的現象,而近九成(86.3%)受訪者認為“外資品牌對中國消費者使用了歧視性標準”,也就是説沒有使用國際統一標準。
在宋清輝看來,這種現象普遍存在。舉個例子,近日引發熱議的日本馬桶蓋的中國製造商稱“出口産品標準高於內銷”,這説明每個國家和地區的標準都不一樣,國産品牌為了出口這些國家或地區,就必須符合這些國家和地區的標準。因此,標準控制方面的差異,是導致一模一樣的國産産品在國內外市場得到不同評價的重要原因。他建議政府對國內外産品在標準、服務、價格等方面進行全面的監督和管理,以確保理性競爭。
調查還得知,2015年受訪者最喜歡的國産品牌主要集中在“網際網路服務”和“快遞”兩大行業,而“數位電子産品行業”引領國人最喜歡的外資品牌行業排行榜榜首,“汽車”與“服務品、化粧品、香水”行業略遜一籌,排名二、三位。受訪者最不喜歡的國産品牌主要集中在“乳製品”行業,提及率分別為34.1%與32.0%,遠遠高於其他行業;此外,“食品、飲料”也集中了較多讓受訪者反感的品牌,提及率為25.8%。“快餐連鎖”行業排名國人最不喜歡的外資品牌行業排行榜首位。
此外調查發現,受訪者最喜歡的前三大國産汽車品牌為比亞迪、長城汽車和哈弗,好感度提及率分別為3.71%、2.75%和2.64%。受訪者最喜歡的前五大外資汽車品牌則均為德係汽車品牌,依次為奧迪、寶馬、賓士、大眾和保時捷。其中奧迪和寶馬的受訪者喜愛度最高,提及率分別為12.02%和11.99%,賓士(10.67%)的提及率也超過一成。由此可以看出,受訪者對國産汽車與外資汽車品牌的喜愛程度具有一定差異,外資品牌的好感度和提及率明顯高於國産品牌。調查還顯示,受訪者最不喜歡的外資汽車品牌多集中在日係品牌。排名前四位的品牌均屬於日係,依次為本田(6.52%)、豐田(5.52%)、日産(3.22%)與三菱(1.84%),德係車大眾(1.24%)排名第五位。
關於受訪者最喜愛的數位電子産品,國産品牌華為獨佔鰲頭,提及率高達24.63%。整體而言,華為與聯想是國人最為滿意的兩大數位電子品牌。其中,華為的好感度凈值最高,為23.3%,好感度第二的為聯想(13.89%)。蘋果(Apple)則是受訪者最愛的外資數位電子産品品牌,有22.00%的受訪者表示最喜歡美國蘋果品牌;其他外資數位電子品牌的受歡迎度與蘋果相比只能相形見絀。
宋清輝認為,不管是國産品牌還是外資品牌,中國消費者整體非常看重産品的品質和服務。比如近日大量中國遊客在日本搶購電飯煲,就是因為日本産品的品質要優於中國。“儘管有媒體表示這些電飯煲均是‘made in China’,但我們需要反思為什麼沒有‘design in China’的産品被中國消費者搶購?在世界知名企業紛紛將製造基地轉移到越南、印度、緬甸、柬埔寨這些國家時,‘made in China’恐怕會越來越少,如果在我國産品品質還不能提高的情況下,也許十年後在國外搶購的産品是‘made in Vietnam(越南製造)’。”因此,宋清輝指出,中國在拉動國內消費的同時,也要在提高企業産品品質和服務方面多下功夫,這樣才能縮短和外資品牌的差距,避免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