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媒體合作  >   正文

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臺長王庚年:國際傳播要實現“四化”

2013年10月17日 13:24 來源:國際線上 字號:       轉發 列印

 

  國際線上消息(記者姚毅婧) 10月16日,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臺長王庚年作為中國國際傳播的實踐者,與國際傳播領域的研究者——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程曼麗教授以“中國國際傳播的現狀與發展趨勢”為題進行了一場“國際傳播高端對話”。

  對話從中國電視劇《媳婦的美好時代》斯瓦西裏語版在非洲熱播開始。該劇的譯製和配音工作便是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完成的,它既是中國文化走向世界的一個代表作,也是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在國際傳播之路上踐行其特有的理念和戰略的一個見證。

  在對話中,王庚年臺長闡述了中國國際廣播電臺立足於“中國立場、世界眼光、人類胸懷”的傳播理念,立足於“三個轉變”(從單一媒體向綜合媒體轉變,從對外廣播向國際傳播轉變,從傳統媒體向現代媒體轉變)的戰略調整,立足於“多媒體融合、全媒體發展”的戰略佈局,立足於“全球化、綜合化、本土化、品牌化”的發展方針,立足於“中國內容、國際表達”和“全球內容、中國價值”的傳播策略。

  對於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所確立的國際傳播“四化”方針,王庚年臺長做了具體闡述。全球化,是指業務的全球化佈局;綜合化,是指媒介的綜合發展;本土化是指媒體的本土化運營;品牌化,是指打造品牌媒體,實現基於品牌的媒體影響力。在“四化”當中,他著重強調了本土化,因為本土化是最深刻的國際傳播方式,能夠實現最有效的國際傳播。而且,本土化應該包括媒體本土化、內容本土化、運營本土化和人才本土化四個方面,而人才本土化又是最為重要的。

  程曼麗教授對王庚年臺長提出的發展理念和在國際傳播中的全新佈局表示認同。她認為,國際傳播呈現出向海外拓展的趨勢,國際傳播的主要市場已經由國內轉移到了海外,本土化運作成為一種趨勢。談到“中國內容、國際表達”和“全球內容、中國價值”,她認為,前者有助於消除跨文化傳播中的誤解,提高傳播實效;後者有利於媒體掌握更多話語權,提高國際輿論影響力。

  本次對話由國際線上、人民網、中華網和天地視頻網聯合主辦,國際線上、人民網、中華網進行了全程圖文直播,並錄製了視頻節目。來自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的20多位學生參與了對話,與嘉賓進行了互動交流。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許秋玥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許秋玥

原稿件來源:國際線上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