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中國兒童心理健康報告》藍皮書研究項目在京啟動

2025-07-18 13:04:00
來源:鳳凰網公益
字號

  [北京,2025年7月17日] 在國家高度重視心理健康、兒童福祉日益成為社會核心關切的背景下,由國際救助兒童會(英國)北京代表處、北京慈幼兒童福利研究中心主辦,北京師範大學中國公益研究院提供學術支援的《中國兒童心理健康報告》藍皮書項目,在北京正式啟動。該項目致力於打造中國首個系統性梳理兒童心理健康現狀、政策及服務體系的專業研究平臺,旨在推動我國兒童心理健康服務向普惠化、專業化、系統化方向發展。藍皮書項目也是“向陽而生”心理健康公益項目共建夥伴網路平台啟動的系列研究項目之一。

北京慈幼兒童福利研究中心理事長、北京師範大學中國公益研究院副理事長高華俊主持會議

  本次項目啟動暨研討會匯聚了近二十位來自國家心理健康與精神衛生防治中心、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北京師範大學、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等研究機構、高校、醫院、公益機構、媒體單位的權威專家與機構代表,共同聚焦中國兒童心理健康領域的現狀、挑戰與發展路徑。

北京師範大學中國公益研究院執行院長徐曉新致辭

  凝聚共識:構建標準體系,打通服務網路

  會議由北京慈幼兒童福利研究中心理事長、北京師範大學中國公益研究院副理事長高華俊主持。北京師範大學中國公益研究院執行院長徐曉新、國際救助兒童會(英國)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周潔、鳳凰網副總編輯侯春艷分別致辭。三位嘉賓一致提出以《中國兒童心理健康報告》藍皮書為起點,整合學界理論、政策梳理、實地案例與國際經驗,構建可推廣的國家標準體系。同時打通政府、公益、學術、媒體、一線機構網路,補齊資源短板,讓隱性需求被看見、專業服務可觸及,共同為中國兒童心理健康築起堅實防線。

國際救助兒童會(英國)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周潔致辭

  北京師範大學中國公益研究院研究主管田園在會上介紹,該藍皮書項目將系統梳理我國“十四五”期間兒童心理健康領域的發展成就與政策演進,結合國內外前沿研究成果與服務實踐,提出具有前瞻性的發展建議,以期填補國內兒童心理健康服務體系系統性研究的空白。她指出,藍皮書項目將錨定政策建言與行業推動雙目標:一方面為兒童心理健康國家標準體系提供證據與方案,另一方面提煉可複製的服務模式,助力跨部門、跨地域、跨學科生態系統建設。

鳳凰網副總編輯侯春艷致辭

  深度研討:權威專家共議挑戰與路徑

  與會專家圍繞核心議題進行了深度研討。國務院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原常務副主任宋文珍、國家心理健康與精神衛生防治中心黨委副書記姜雯等專家深入分析了兒童心理健康政策的演變歷程、服務現狀及干預難點。專家指出,藍皮書應為部門協同機制提供制度藍本,並輸出“家校社醫”一體化、人人可及的中國路徑,在全球框架下貢獻中國經驗。

國務院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原常務副主任宋文珍進行主題發言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教授陳祉妍、北京師範大學教授藺秀雲、國家衛生健康委婦幼健康中心研究員張悅、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原項目顧問許文青、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臨床心理科主任張勁松則針對藍皮書的研究框架與選題方向提出了建設性意見。專家們強調,當前藍皮書的緊迫價值在於回應社會高度關切,併為政策制定提供可驗證的數據與方法。

國家心理健康與精神衛生防治中心黨委副書記姜雯進行主題發言

  會議還特別設置公益組織參與兒童心理服務的專題環節,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國際合作部部門負責人王倩、北京橋愛慈善基金會執行秘書長代潔、廣東日慈公益基金會秘書長張真分別代表機構分享了基層服務實踐的經驗與思考。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皮書分社編輯桂芳對藍皮書編寫規範及常見問題進行解析,強調藍皮書需強化智庫功能,突出實證性與政策影響力,以提升皮書權威性與社會效能。

  未來圖景:專項研究築基協同生態

  據悉,《中國兒童心理健康報告》藍皮書項目由國際救助兒童會(英國)北京代表處、北京師範大學中國公益研究院聯合發起,計劃于2026年底前正式發佈。項目將整合醫療、教育、公益、媒體等多方資源,重點針對兒童焦慮、抑鬱、校園欺淩、數字沉迷等突出問題開展專題研究,通過翔實的數據分析與典型案例剖析,提出切實可行的政策建議與服務模式。

與會專家及嘉賓合影

  兒童心理健康是關乎國家未來的重要議題。此次藍皮書項目的啟動,標誌著中國兒童心理健康服務體系研究邁出了關鍵一步,為促進跨部門協同合作、凝聚全社會力量共同關注與支援兒童心理健康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責任編輯:黃曉迪]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