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咖啡”再度引發熱議 年輕人該如何規劃養老
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養老問題也逐漸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近期社交平臺上的一些話題更是時常引起大眾的養老焦慮。
上海夫妻用300萬元提前退休令人羨慕,30歲碩士辭職存100萬元到雲南養老引發夠不夠的討論。當我們翻查微博、B站、小紅書時,可以發現,不同群體對養老有不同的看法。
不過,在某養老雲論壇上,一位專家的發言卻被網友無情回懟。近日,中國養老金融50人論壇秘書長董克用表示,個人養老金在繳費階段只進不出,是積累型養老金,個人繳費和投資收益都在賬戶裏滾存,通俗而言就是“利滾利”,所以越早參加越好。
董克用舉了個形象的例子:“每天節省一杯咖啡錢,提前為養老做好準備。比如以前每天喝兩杯咖啡花了60元,現在每天少喝一杯,就節省30元,一天30元,一個月就900元。”
呼籲年輕人提前規劃養老是專家的初衷,但廣大網友並不買賬,“何不食肉糜”“脫離群眾”“不接地氣”……批評聲一個接一個。
雖然“一天省30元咖啡”引起了較大的爭議,但不可否認的是,提前規劃養老確實是年輕人需要考慮的事情。北京聯合大學管理學院金融係教師楊澤雲指出,從理論上來説,個人養老金的準備確實是越早越好,畢竟養老資金的籌集就是積少成多。
以每天存30元為例簡單計算,一個月存900元,一年是1.08萬元,30年就超過了32萬元,如果再加上投資收益,確實是一筆不小的財富。
不過,具體到個人而言,每個人的情況各不相同,也並不是所有人都能每天節約出30元。對於高收入群體來説,30元或許只是一杯咖啡;但是對於多數普通人來説,可能連一天的飯錢都達不到。楊澤雲也表示,從理論上來説,當然是養老的錢越多越好。但實際上,一方面,養老金受制于個人的收入能力;另一方面,在個人收入一定的前提下,養老收入與個人當前的消費和支出存在著此消彼長的關係。如果過多的資金用於未來的養老生活,當前的生活也會受到影響。
或許存夠300萬元很難,能每天都喝一杯30元咖啡的人少之又少。但退休後要有多少錢才能體面養老是很多人關心的。
對於這個問題,楊澤雲告訴北京商報記者,根據世界銀行組織的建議,養老金的替代率最好在70%以上,即退休後的月收入與退休前的月工資之比不低於70%。而如果替代率低於55%,則生活水準會有較大下降。但根據現有文獻,我國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替代率在2000年之前為70%以上,但在2009年後下降到50%以下,在此背景下,個人的養老責任更多需要依靠自己了。
事實上,“多少錢才能體面養老”這個問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養老需求,答案也是因人而異的,並沒有統一的標準。但毫無疑問,越早進行養老規劃才會越輕鬆。
想要未雨綢繆,年輕人該如何規劃養老?精算雲筆記主筆、中國精算師Kenny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如果手頭條件允許,且月稅前收入在1.2萬元以上,比較推薦入手個人養老金産品。關於投入份額,Kenny認為,更多是適當儲蓄、量力而為,目前個人養老金産品均支援靈活交費,後續有交費壓力時可以選擇緩交或者不交,當然也要注意目前的每年封頂上限是1.2萬元。
楊澤雲則認為,對於工薪階層,建議收入的一定比例為自己的養老做準備,比如將工資的10%通過投保養老保險或者參加定投基金等方式為養老做準備。前提是在做好當前的消費、額外消費準備以及保險保障等整體資金規劃之後,仍有剩餘資金。
談及養老規劃,如何投資是繞不開的話題。畢竟,如果選擇了不合適的投資方案,可能連本金都會虧損,更不用提收益了。楊澤雲介紹,常見的養老規劃産品有銀行定期長期儲蓄、基金定投、銀行理財以及養老保險等金融産品。
實際上,就個人養老金而言,可投資的産品也是銀行理財、儲蓄存款、商業養老保險、公募基金這四大類金融産品,由於産品風險各不相同,可根據自身經濟條件和風險承受能力選擇合適的産品組合。
如果橫向對比來看,與銀行儲蓄和理財産品相比,商業養老保險産品兼具保障與儲蓄功能。對此,楊澤雲表示,從收益和風險角度而言,有些養老保險通過投資賬戶可以參與到證券市場而獲得市場風險收益,同時還可以有保底收益。可以滿足部分人既想獲得一定的收益又想獲得保底收益的需求。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無論哪種産品,都不可能既獲得高收益,又沒有任何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