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全民閱讀高品質發展(新數據 新看點)

2022-11-22 08:29:00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長沙市圖書館環境好、服務好、活動多,我和爸爸媽媽幾乎每週末都會過來。”上午9時,9歲的潘依伊與父母準時來到圖書館,走進借閱室和活動室,享受週末時光。“現在平均每天進館5000余人次,去年進館讀者達到150萬人次,借還圖書255萬冊次。”湖南長沙市圖書館館長王自洋介紹,“截至目前,長沙市圖書館持證讀者達到69.5萬人,10年增長了11倍。”

  長沙市圖書館旺盛的人氣,是10年來我國公共圖書館蓬勃發展的縮影。

  “2021年底,全國公共圖書館實際持證讀者數量超1.03億人。2012年,這一數據為2484.51萬人。10年間,公共圖書館實際持證讀者數增長超過315%。”文化和旅遊部公共服務司相關負責人表示,“數據增長的背後,折射出公共圖書館的覆蓋面不斷擴大、吸引力和服務效能不斷提升,公共文化事業和全民閱讀事業加速推進。”

  ——制度體系更加健全,推動圖書館事業蓬勃興旺。

  “圖書館開在家裏,人與人因圖書成為摯友,真是讓人驚喜和難忘。”説起因為圖書結緣了許多“書友”,廣東佛山市民羅茜興奮不已。佛山有1300多個“圖書館館長”,他們管理著開在自家的“鄰里圖書館”,利用公共圖書館的藏書資源和家裏的書籍定期組織閱讀分享活動。

  2015年,中辦、國辦印發《關於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意見》,提出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國辦轉發《關於做好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公共文化服務工作的意見》,強調逐步構建多層次、多方式的公共文化服務供給體系。“在政策指導下,我們創新推出了‘鄰里圖書館’和‘易本書’服務。”佛山市圖書館館長黃百川介紹,公共文化服務的享受者轉變為參與者、提供者和創造者,串珠成鏈,涵養著城市的書香氣息。

  10年來,《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施行,為人民群眾的讀書看報等基本文化權益提供了法律保障;《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圖書館法》對公共圖書館的設施建設、運作方式、服務提供、管理制度和保障機制等作出了具體規定……

  文化和旅遊部公共服務司相關負責人表示:“一系列法律法規政策出臺,保證了公共圖書館的建設、管理和服務能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動圖書館事業蓬勃興旺發展。”

  ——設施體系不斷完善,優質資源向基層延伸。

  “抬腳能借書,方便又快捷!”湖北武漢市民王萬榮説。在武漢,80多個汽車圖書館服務點,147台自助圖書館,100多家市、區、街道、社區公共圖書館實現了通借通還。讀者不必耗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去借還書,便捷的借閱流程吸引讀者人數不斷增長。

  武漢圖書館館長李靜霞説:“武漢建成了‘中心館—總分館制’四級圖書館服務網,圖書已融入市民的日常生活。”

  截至2021年底,全國共有公共圖書館3215個,鄉鎮(街道)文化站4萬多個,村級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57萬多個,農家書屋58萬多家,所有公共圖書館均實現免費開放。為了把優質的閱讀資源向基層延伸,各地推進縣級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原來的社區、鄉村的“單一供給”轉變為“多元供給”“交互供給”,圖書資源更加豐富和優質。截至今年6月,已有2642個縣(市、區)建成圖書館總分館制。

  ——服務創新日益多元,滿足群眾個性化文化需求。

  “裝修設計時尚,服務貼心週到。”山東日照市民李偉涵對“城市書房”稱讚不已,“與書為伴,文化生活有滋有味。”

  目前,已建成1.8萬多個“城市書房”“文化驛站”等新型公共文化空間,為人們提供了更加個性化的公共文化服務。

  此外,全國各地公共圖書館廣泛開展“你看書,我買單”服務,新書採購由讀者説了算,大大提升了圖書館的人氣和滿意度。青島、成都等地打造文化超市,採取個性化、“訂單式”服務,滿足人們的多元需求;北京、天津等地發行“文化惠民卡”,將包括圖書在內的優惠文化産品打包,讓群眾自主選擇。

  ——線上服務不斷升級,讓閱讀打破時空制約。

  “手指點點,郵書到家。”最近,浙江寧波圖書館推出的“天一約書”服務吸引了市民華西新的注意。無論在山區還是在海島,只要有一部手機,讀者便可輕鬆享受圖書借閱服務。

  據介紹,目前全國所有的地級市圖書館以及99%的縣級圖書館,都能給讀者提供145TB的數字資源,其中包括30萬冊電子圖書、7700余種期刊、20萬首音樂音頻等。在此基礎上,各地不斷創新數字服務模式,數字圖書館、線上借閱、網路閱讀等活動贏得了廣大群眾尤其是年輕讀者的歡迎和點讚。

  “讀者人數的迅速增長體現了人們對公共圖書館服務的認可。下一步,我們將堅持以高品質發展為主題推動全民閱讀,努力為群眾提供更高品質、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公共文化服務。”文化和旅遊部公共服務司相關負責人表示。

[責任編輯:黃曉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