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只有勤學苦練,才能守護安寧”(建設更高水準的平安中國)

2022-11-14 10:25:0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字號

  安全處置300多枚廢舊炮彈、炸彈以及疑似爆炸物;曾連續奮戰10多個小時,一次性處置廢舊炮彈68枚;最忙碌的一個月內,曾出警29次,成功轉移廢舊炮彈121枚……

  從事排爆工作14年,江蘇省淮安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隊二大隊教導員鄧歡成長為當地有名的“拆彈專家”。

  一個人從零幹起

  “組織信任我,我肯定要把排爆的擔子挑起來”

  大運河從淮安穿城而過,漕運給這座城市帶來了繁榮。鄧歡的故鄉南昌與淮安一樣,都是紅色的土地。

  兒時,鄧歡的家就在南昌市方志敏烈士墓附近,英雄事跡他不知道聽了多少遍。“我做夢都想成為一名特種兵。”39歲的鄧歡回憶起少年時代的夢想仍難掩興奮。

  從體育院校畢業後鄧歡選擇參軍,因在部隊表現出色,2003年他被選入江蘇省公安廳反恐突擊隊,成為江蘇公安系統首批反恐突擊隊員。2006年,他又被特招到淮安市公安局,成為一名特警隊員。

  10秒制服挾持人質的歹徒,夜間高空索降破窗抓獲重大犯罪嫌疑人……鄧歡雖不是科班出身,但對於特警的工作要領,他肯鑽研、愛琢磨,很快熟悉並掌握。由於業務基礎紮實,他成為反恐、處突戰線上的一名尖兵。

  直到一次出警,讓他犯了難。

  2008年,因為城市建設,淮安不少地方開始興建工程。一天,鄧歡接到警情,某工地挖到了廢舊炮彈。

  “沒有過處置經驗,剛到現場無從下手。”鄧歡一邊給外地兄弟單位專業排爆人員打電話、拍攝照片和視頻,一邊按照指導進行操作,折騰了兩個多小時,才把這枚迫擊炮彈從工地轉移到防爆罐中。

  以後若再遇到這樣的情況,怎麼辦?鄧歡陷入了沉思。

  由於在處置廢舊炮彈過程中表現不錯,組織上找到鄧歡,希望他能扛起排爆的擔子,組建專業的排爆隊伍。“我是組織培養起來的,組織信任我,我肯定要把排爆的擔子挑起來。”鄧歡一口應下來。但當時警隊裏見過炸彈的人都沒幾個,裝備就只有老舊的三件套——一套無磁工具組,一台老式X光機,一套排爆服。

  缺人、缺設備,唯獨不缺幹勁。看書、外出培訓、通過網路學習、研究國內外涉爆案例、跟同行交流,鄧歡全身心投入,解決了一個個難題。

  一次次排爆歷練

  “最少的人員,最少的接近,這是排爆工作的原則”

  實戰是最好的老師。

  2015年3月,北門橋水利改造施工點發現一枚廢舊炮彈。接警後,鄧歡帶領排爆小組趕赴現場開展處置。結果剛處置完回到單位,該工地報警稱又發現一枚,他即刻折返回去。那一天,因為廢舊炮彈警情,鄧歡到這個工地去了三趟。

  在隨後的一個月裏,鄧歡有29天因為在這個工地上發現廢舊炮彈而接連出警。為此,他專門製作了課件,為現場施工人員宣講有關廢舊炮彈的安全常識,以防工人誤觸後發生事故。

  讓鄧歡記憶猶新的是4月6日那天,天降大雨,工地一片泥濘。到現場後,鄧歡發現一枚只露出半個尾翼的航空炸彈,至於年代和類型等無法判斷。經過穩定性檢測後,他決定帶著排爆小組徒手挖。

  顧不上泥漿浸泡、碎石摩擦,鄧歡穿著30多公斤的排爆服立刻投入工作。炸彈一點一點地在幾雙手的努力下顯露出來,外表銹蝕嚴重,無法辨別。突然,炸彈開始冒氣泡。

  “你們都退後,讓我來!”鄧歡讓其他隊員到幾十米以外的地方警戒待命。“最少的人員,最少的接近,這是排爆工作的原則。作為主排爆手,在危險不明的情況下,肯定要最大限度保證其他隊員的安全。”鄧歡事後説。

  會不會是毒氣彈?是不是要爆炸?鄧歡停下來,站在一旁,幾個關鍵詞快速在腦子裏搜索。

  聞一下,沒有氣味,鄧歡又後退幾步,盯著不停冒氣泡的地方觀察了幾分鐘。正當他準備去採樣時,氣泡突然不冒了。

  鄧歡定了定神,走向炸彈,繼續用手挖。雨水汗水夾雜在一起,他的視線開始模糊。

  “炸彈之所以危險是因為未知,這些廢舊炸彈長年沉睡在地下時是穩定的,但受到外力後會引起內部狀態變化。”鄧歡解釋,炸彈引信的起爆機構就像是用卡子卡住的彈簧,一旦外力改變就可能引爆炸彈。有的炸彈設置了延時起爆,有的設置為落地爆炸,這些都需要在現場快速做出判斷。

  一番努力後,一顆長80釐米、直徑25釐米、重約50公斤的炸彈被挖了出來。捆紮、起吊、裝箱等待轉移,整個過程用了4個多小時。

  “對於一些常見的小型廢舊炮彈,現在不到10分鐘就能排除險情。”鄧歡説。即便他攥著拳頭,也能看到手上一塊又一塊的傷,雲淡風輕的背後是日復一日的辛苦訓練。從警以來,鄧歡多次立功,先後被評為“全國優秀人民警察”“全國特級優秀人民警察”。

  一群人刻苦訓練

  “帶出了隊伍,自己更不能有絲毫鬆懈”

  警隊每天有兩場訓練。跑步、格鬥、攀登、射擊這些基礎訓練之外,排爆小組隊員還有一些“加餐”,比如穿著排爆服跑1500米,即便在39攝氏度的高溫天氣裏,訓練也得繼續。

  “爆炸物不挑天氣。”2021年盛夏,鄧歡接到警情,漣水縣一居民在自家門口發現陌生鞋盒,有根線頭裸露在外面,懷疑是爆炸物。鄧歡到現場後,趴在地上,一點點開始拆彈,不到5分鐘,渾身已經像被泡在水裏一樣。

  “除了具備良好的體能之外,排爆手還得有雙靈活的手。”穿著排爆服穿針引線、挑豆子——用筷子把綠豆大米等混在一起的雜糧各自挑到一個碗裏,也是排爆手的日常訓練。

  有一次,鄧歡跟做外科醫生的舅舅聊天,發現舅舅為了訓練縫合血管的技術,拿煮熟的大蔥進行縫合訓練。鄧歡深受啟發,開始練習核雕,方寸之間的精工細作磨煉著他的耐心。“我以前脾氣很急,做了排爆手後,性子緩了不少。”他説,“做核雕時可以進入一種忘我的境界,那種凝神聚力之後的自由感正是排爆時需要達到的狀態。”

  除了自己不斷精進技能,鄧歡還用相當一部分精力用來帶隊員。阿朋飛是2020年入隊的新人,也是鄧歡重點培養的隊員。“平時看模型學,出警時,師父還會現場講解。”阿朋飛如今已能處置一些常見的廢舊炮彈。“帶出了隊伍,自己更不能有絲毫鬆懈,只有勤學苦練,才能守護安寧。”鄧歡告訴記者。

[責任編輯:黃曉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