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讓群眾成為社區治理的主角(一線行走)

2022-11-01 09:03:0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字號

  調動居民參與社區事務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拉近幹群之間的距離,有助於形成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

  天津市西青區李七莊街道的津淶花園小區是一個有著22年房齡的老舊小區,人員複雜,環境不好,樓道裏雜物成堆、小區裏自行車隨意停放、電動車上樓充電等亂象屢禁不止。今年6月下旬開始,李七莊街道在津淶花園試點開展“樓門文化”建設,9號樓1門是啟動該項目的第一個樓門。

  為了取得大家的支援,樓門長首先召集大夥一起開會,從制定方案到具體實施,居民們熱心參與、分工協作,僅一週時間,樓門便開啟了“美顏模式”——有的居民把自家的十字繡或者書畫作品拿出來挂在樓道裏,走廊上也貼滿了“黨建引領”“綠色環保”“孝老愛親”“家風家訓”等主題的宣傳畫。“以前上下樓的時候很少注意這些內容,親身參與裝飾樓道後,每次走過都會不由自主地多看上幾眼。”家住六樓的李女士説。

  李七莊街道朗庭園社區共有2640多戶、4500多名居民,小區樓道記憶體放的大量廢棄自行車一直是困擾社區治理的頑疾,不僅影響小區形象,更佔用大量公共空間,給居民出行帶來諸多不便。今年8月份,朗庭園社區組織工作人員和居民們一起對廢棄自行車進行塗鴉改造,然後放到小區草坪中展示,這些富有藝術氣息的自行車扮靚了社區環境,成了居民的“打卡點”。

  “現在樓道不僅整潔明亮了,安全隱患也少了。”津淶花園9號樓樓棟長郭麗介紹,在“樓門文化”創建過程中,小區裏的志願者越來越多,他們參與到巡邏、宣傳等活動中,鄰里之間越來越和諧,彼此都成了朋友。

  社區治理連著群眾的急難愁盼,係著家門口的人情冷暖,基層幹部要想辦法讓群眾從“觀眾”變為“主角”。在對社區環境進行“微改造”的過程中,幹部群眾齊心協力,從“獨角戲”到“大合唱”,不僅調動了居民參與社區事務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拉近了幹群之間的距離,有助於形成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

  (作者為天津市西青區李七莊街道辦事處幹部)

 

[責任編輯:黃曉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