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聆聽 收穫信任(一線行走)
深入基層、用心聆聽、不斷精進,才能不辜負鄉親們的信任和期待,讓鄉親們感受到公平正義就在身邊
“您的好,我記一輩子!”這是王阿姨在錦旗上寫下的話。
入戶走訪、促膝談心,我們解開了王阿姨30年的心結,並協調原單位、人社局、街道等有關部門,為王阿姨補辦了退休手續,不僅徹底化解了這起信訪積案,更讓這位年近七旬的老人老有所養、老有所醫。收到退休金後,王阿姨來到法院門口,給我送來了這面錦旗,也給我送來了感動和力量。
作為基層法院負責涉訴信訪工作的法官,我處理的大多是幾年、十幾年甚至是幾十年都難以解決的積案。腳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積澱多少深情。12年間,我去過200多個市縣,行程20余萬公里,走訪當事人,辦結了上千起案件,化解了不少多年難解的矛盾糾紛。
面對心有怨氣、抵觸溝通、生活困難的當事人,我們不僅要厘清案件本身的事實與法律問題,還要解開群眾的心結。遇到這些難題,既要坐在法庭上“居中裁判”,更要俯下身子接待、捲起褲腿走訪、街頭巷尾調研、坊間炕頭調解。
此前,我到四川省萬源市大山深處的一位司法救助申請人家中走訪,幫助他解決了難題。當我第二天從當地火車站準備離開時,發現這位年近七旬的申請人來火車站送我。他並不知道我坐哪班火車,我也不知道他等了多久。老人拉著我的手反覆説:“我沒什麼別的事,就是想再看你們一眼,祝你們一路平安。”
這麼多年,老人飽含信任的言語和眼神,一直深深刻在我腦海裏。每當我在工作中倦怠迷茫的時候,這些走訪過的鄉親們總能激勵我克服困難、繼續前行。
面對群眾的信任,我既欣慰又倍感壓力。欣慰的是,我們的努力最終獲得了群眾的認可。與此同時,我們也有了新的“壓力”——如何細化辦案流程、優化工作方法,如何切實解決群眾的急難愁盼,這些“壓力”鞭策著我們深入基層、用心聆聽、不斷精進,唯有這樣,才能不辜負鄉親們的信任和期待,讓鄉親們感受到公平正義就在身邊。
(作者為北京市海澱區人民法院法官,本報記者倪弋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