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深化財政改革築牢高品質跨越發展之基
深化財政改革築牢高品質跨越發展之基
9月23日,“雲南這十年”系列新聞發佈會舉行財政改革發展專場發佈。省財政廳相關負責人圍繞黨的十八大以來,全省各級財政部門千方百計統籌財政資源,集中財力辦大事,實施積極財政政策,加快建立現代財政制度,協同打出財稅政策組合拳,沉著應對前所未有的困難挑戰,為雲南省高品質跨越式發展提供了堅實保障等進行了介紹。
隨著全省經濟快速增長,雲南省財政收入也保持了較快增長,2012年至2021年,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從1338億元增長到2278億元,年均增長7.4%;政府性基金收入累計9621億元,社保基金預算收入累計13345億元,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累計250.4億元。
省財政廳副廳長蘇建宏介紹,10年來,雲南省累計獲得中央轉移支付支援(不含稅收返還)2.7萬億元,為全省高品質跨越式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支出規模從2012年的3573億元增長到2021年的6634億元,10年累計支出5.4萬億元,年均增長8.5%,有力促進了全省經濟社會事業全面發展進步。
為推進“三個定位”建設貢獻財政力量,建立健全支援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建設、生態文明排頭兵建設、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建設政策保障機制,2015年以來,累計投入中央和省級資金4135億元,補齊民族地區教育、衛生等領域短板弱項,促進獨龍族等“直過民族”和人口較少民族實現第二次“一步跨千年”。投入中央和省級資金2507億元,堅決築牢祖國西南生態安全屏障。投入中央和省級資金5583億元,積極支援加快同周邊國家互聯互通國際大通道建設步伐,推動雲南從發展末梢走向開放前沿。
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夯實財政基礎,10年累計投入中央和省級各類扶貧資金3545億元,特別是2015年至2020年,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從61.5億元增長到230.6億元,年均增長達30.2%。為挪窮窩、拔窮根,“十三五”期間,全省累計投入各類資金超過1000億元,規劃建設集中安置區2832個,幫助99.61萬貧困群眾實現搬遷脫貧。
為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邊境立體化防控體系建設提供財政支撐,籌措安排資金243.3億元,保障疫苗接種、核酸檢測、醫療救治能力提升及邊境疫情防控等。
保障改善民生達到新水準,10年來,全省民生支出從2623億元增加到5131億元,年均增長8.2%,民生支出佔比每年都保持在七成以上水準。省對下轉移支付規模由1775億元增加到3886億元,專項轉移支付管理不斷規範。積極籌措安排資金,落實省政府每年組織實施的10項惠民實事,解決了教育、衛生、社會保障等各領域、各族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
政府投資力度持續加大,2012年以來,累計安排中央和省級預算內基建投資2621億元,中央財政政府債務額度累計7473億元。特別是2015年以來,發行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達4533億元,有力保障了重大項目融資需求。
全面貫徹落實減稅降費政策,2019年至2021年,全省實現新增減稅降費超過1100億元,宏觀稅負從2018年的15.9%下降到2021年的13.5%。全省共減徵、免征、取消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項目39項,省級設立的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全部取消。
財政直達機制不斷完善,中央和省級直達資金規模從2020年的1078億元增加到2022年的2166億元,實現資金下達和監控同步“一竿子插到底”,防止資金被擠佔挪用。
培育支柱財源提速升級,聚焦産業強省戰略部署,出臺實施推動創新型雲南建設、産業強省若干財稅政策等一系列政策舉措,發起成立省金控集團,設立省重點産業投資基金,堅持政策和資金兩手發力,引導加快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
過緊日子成為共識,省級財政帶頭壓減非急需非剛性支出,嚴控一般性支出,積極盤活存量資金資源和資産,2021年,省本級“三公”經費決算數比2012年大幅度壓減,政府部門過緊日子已成為常態。
財政管理改革開創新局面,推進交通運輸、教育、科技、醫療衛生等10個分領域改革。建立中期財政規劃管理和跨年度預算平衡機制,健全由“四本預算”構成的政府預算體系,深入實施零基預算改革,財政預決算公開水準進入全國第一方陣、位列西南5省區前列。在全國率先成立省級政府性債務管理委員會,全省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穩定可控。全面深化財政國庫管理改革,落實政府向人大報告全口徑國有資産管理情況制度。完善依法行政、依法理財制度機制,嚴厲整飭財經秩序,強化財會監督。財政管理工作兩次受到國務院督查激勵通報表彰。稅收制度改革走深走實,全面推進增值稅改革,非稅收入管理不斷規範,完成環境保護稅、耕地佔用稅、資源稅等地方稅種徵稅範圍、徵稅標準的出臺實施。
在新的起點上,全省各級財政部門將持續改進作風,著力提升效能,奮力開創財政工作新局面,為穩住經濟大盤和維護社會大局穩定作出財政貢獻。(記者 楊抒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