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衣回收是公益還是生意?回收的衣服都去了哪?
調查動機
每到搬家、換季等時節,不少居民家中就會淘汰一批不穿的舊衣服。對於許多想要“斷舍離”的居民來説,這些壓箱底的舊衣服留著佔用空間,直接扔了又有些浪費。於是,舊衣線下回收站點和線上回收平臺逐漸走入人們的視野。
舊衣能再利用自然是件好事。可人們也不禁會問:舊衣回收後到底去了哪?那些宣稱慈善、捐贈的回收真能把舊衣送到需要的人手上嗎?帶著這些問題,記者進行了調查採訪。
前幾天,天津市和平區居民王女士從家裏收拾出一大包舊衣服,有十幾斤重,拎到樓下投進了小區的舊衣回收箱。
“很多舊衣服實際上也不怎麼舊,扔掉了可惜,還可能污染環境,如果能處理後再利用,送給有需要的人,也是一件好事。”王女士説,她近3年來至少向小區的舊衣回收箱投放了上百斤舊衣。
而看著舊衣回收箱上“捐贈”“慈善”等字樣,她一直有個疑問:這些舊衣真能得到妥善處理,送到真正需要它的人手上嗎?
各地設舊衣回收箱
有人倣冒慈善組織
據公開報道,2014年前後,各式各樣的舊衣回收箱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在各地居民小區裏。2019年,山東省迴圈經濟協會廢紡織綜合利用聯盟專委會曾統計,在山東一共有2.3萬多個廢舊衣物回收箱,廢紡專委會成員企業每年能回收廢舊衣物30萬噸。
近日,《法治日報》記者走訪了北京、天津兩地大大小小30多個小區,並採訪江蘇、安徽、浙江等多地居民了解到,在城市裏,幾乎每個小區都能見到舊衣回收箱,有的小區一處就並排擺放了4個舊衣回收箱。這些舊衣回收箱,除了少部分是舊衣回收App的線下回收點,大多數箱體上印著“ 慈善協會”“捐贈”“ 回收項目”“民政部備案號”等字樣。
那麼,不少印有“ 慈善協會”“捐贈”字樣的舊衣回收箱都是慈善組織設立的嗎?
記者諮詢天津市民政局得知,擺放在小區內的舊衣回收箱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慈善組織設立,屬於公開募捐,這種行為應當取得公開募捐資格,同時應當在箱體的顯著位置印上組織名稱、募捐資格的證書、聯繫方式等,同時還要在全國慈善資訊公開平臺(以下簡稱慈善中國平臺)進行公示;另一種是個人或企業對舊衣物回收處理,這是以商業方式進行垃圾分類、有償回收舊衣物的形式,但投放的箱體不是募捐箱,也不在公開募捐範圍內。
該局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是否屬於慈善行為很好辨認,箱體上有“環保”“再生利用”等字樣的是商業行為,箱體上有“慈善”“愛心”“公益”等字樣的則屬於慈善行為。
據了解,目前天津市以慈善名義開展的舊衣回收項目只有兩個。但記者在調查過程中發現,箱體上涉及的慈善項目名稱至少有5種,僅有之前工作人員提到的舊衣回收項目按照有關規定標明瞭投放單位、監督單位的名稱和電話,其他回收箱上的資訊僅有項目名稱和聯繫方式,有些連回收去向也未標明。
記者嘗試撥通這些箱體上留下的聯繫電話,9個電話中有2個關機、3個空號、3個一直無人接聽,唯一一個打通的,對方表示自己不清楚什麼舊衣回收,只負責安裝這些箱子,有需要可以聯繫。
其中一些回收箱印有“衣衣不捨”公益環保項目。記者登錄慈善中國平臺發現,該項目的發起組織為江西省紅十字基金會,同時募捐進展情況上寫著“該項目沒有在任何平臺及線下開展公開募捐活動,經江西省紅十字基金會與項目合作方溝通後,停止合作該項目”。
天津市薊州區的孟超從事舊物回收工作5年,包括舊衣回收。他告訴記者,收集來的舊衣物主要有兩類流向,符合捐贈要求的舊衣將捐贈,不符合捐贈的將用於環保再生再造等。“實際上真正用作慈善,捐到貧困山區的舊衣可能還不到總數的十分之一。”
“我們把混合到一起的各種衣物稱為‘統貨’,一噸大概能賣1000元,如果經過分類或者深加工,價格又會翻幾倍,比如好的牛仔布料的衣服,一噸可以賣4000元,羽絨的、羊絨的衣服可能一噸幾萬元。因為存在較高的利潤空間,有些商販就動了歪腦筋,自行在小區放了些以慈善為名的回收箱,想做無本生意。”
孟超向記者透露,這幾年經常有人拉著從小區回收來的舊衣物去他那賣,“基本上一個月去各個小區轉一回,打開箱子把裏面的衣物拉走就行了,一回大概能拉一噸左右。有的小區內有好幾個舊衣回收箱,可能都是同一個人放的。”
記者在電商平臺以“舊衣回收箱”為關鍵詞檢索發現,有許多宣傳可以專業定制公益愛心捐贈舊衣回收箱的網店。其中一位客服告訴記者,他們這邊既有通用箱體,也可以根據每個省市的情況或者個人需求進行定制。
隨後,客服發來一張印有“福建省 公益項目”的回收箱樣片,上面還有民政部門的備案號。在慈善中國平臺,記者查詢到確實有該舊衣回收公益項目,當記者進一步詢問個人或企業能否直接使用印有該公益項目的回收箱時,對方沒有明確回復。店舖資訊顯示,該店舊衣回收箱月銷量為100多個。
除了倣冒慈善組織設立舊衣回收箱,記者在調查中還發現,一些小區的舊衣回收箱,因為長期無人使用和管理,已經生銹變形,成了垃圾箱。還有的回收箱因為箱體損壞,箱門半開,裏面露出來大堆衣物。
回收舊衣去向不明
獎勵兌換存在貓膩
除了線下舊衣回收箱,線上各種舊衣回收小程式、App等也逐漸多了起來。記者在某平臺搜索發現了數十個可到府回收舊衣的機構,其中“白鯨魚舊衣服回收”最近使用人數超200萬,“快門回收舊衣服回收”“鐺鐺一下舊衣服回收”等最近使用人數超100萬。
與一些以慈善為名的線下回收不同,線上舊衣回收多是有償的,許多都是免費到府回收,不收取快遞費,回收後還會給予用戶一定的“獎勵”。
以“飛螞蟻舊衣回收”為例,在衣物回收後,會發放環保證書、獎勵螞蟻森林能量和從以下活動獎勵中選擇一項:每回收1公斤衣物獎勵0.5元現金紅包,可提現;每回收1單舊衣幫你捐贈100克動物口糧給流浪動物救助站;每回收1公斤衣物可獲得50顆環保豆,環保豆能用來兌換各種生活用品、App會員等。
記者在調查過程中發現,線上舊衣回收同樣也存在一些問題。
前不久,記者在某回收平臺下單了一份舊衣回收訂單,約定下午5點取貨,可一直到下午6點半都沒有人聯繫,諮詢客服後得知,快遞並不是平臺自身的,而是和其他快遞公司合作的。記者聯繫快遞員後被告知,他不清楚系統為什麼會把這個訂單派給他,想到府回收舊衣要等他先把手頭的件派完才行。後來到府回收的時間一改再改,直到第3天才順利將這箱舊衣物寄出。
記者總共打包了11件春夏衣物和一雙鞋子,在寄出之前特地稱了下重量,顯示為3.8公斤。快遞員取走舊衣時並未稱重,但寄出後訂單頁面卻顯示回收重量為10公斤,快遞費用為42元(回收平臺承擔)。隨後,記者向平臺客服反映了此事,客服稱會有專門負責結算運費的人進行處理。
在回收追蹤頁面,記者只能看到寄出的舊衣從快遞站點到達回收平臺倉庫的過程,再往後舊衣如何處理就不得而知了。
在調查中記者發現,不管是線上還是線下舊衣回收,這種情況都普遍存在,尤其線下舊衣回收更是如此,許多人在將舊衣放到回收箱後便“兩眼一抹黑”,去哪了、被誰拿走了根本不清楚。
除了回收環節,線上回收後的獎勵兌換環節也有貓膩。
今年2月,江蘇省蘇州市的尹先生通過線上舊衣回收平臺寄送了5公斤閒置衣物,兌換了一張20元的禮品券,並用禮品券換了一瓶1公斤的洗衣液,但時至今日平臺一直以蘇州有疫情為由不發貨,而其他快遞早已正常發貨。在查看了評價資訊後尹先生發現,還有很多用戶遇到了和他相似的問題。
今年5月,湖北省武漢市的肖女士在某舊衣回收App上完成了一筆舊衣回收訂單,訂單獎勵頁面顯示,她能夠得到52元現金紅包。肖女士選擇提現後,錢遲遲未能到賬。其間,肖女士嘗試聯繫過線上客服,也撥打過人工客服電話,均未果。
定期公開募捐情況
完善流程加強監管
今年3月17日,民政部發佈《關於禁止不具有公開募捐資格的組織或個人以慈善名義開展廢舊衣物回收的提示》,強調只有具有公開募捐資格的慈善組織才能開展公開募捐活動。慈善組織如發現冒用本組織名義的,要及時發佈公告澄清事實並向當地有關部門反映情況,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而現實中,為何冒用慈善名義、消費他人愛心的舊衣回收行為長期存在?
在北京理工大學法學院教授孟強看來,這是利益所致。“一些企業或個人明明從事舊衣回收的營利行為,卻將自己包裝為從事舊衣捐贈的慈善行為,甚至不惜假借民政部門的名義,利用居民的愛心騙取捐贈衣物。”
2020年,全國人大常委會發佈的《關於檢查〈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實施情況的報告》指出:“法律實施四年多來,全國31個省(區、市)很少依據慈善法實施行政處罰,大部分設區的市四年來一直是‘零處罰’。檢查發現,部分基層主管部門行政監督不到位。”
孟強説,這種倣冒行為應當由被倣冒的民政部門進行干預或者將線索轉交有關執法部門,市場監管部門和治安管理部門也應當予以監管,如果構成犯罪的,司法機關應當介入嚴懲。
此外,慈善法規定,具有公開募捐資格的慈善組織應當定期向社會公開其募捐情況和慈善項目實施情況。公開募捐週期超過六個月的,至少每三個月公開一次募捐情況,公開募捐活動結束後三個月內應當全面公開募捐情況。
但記者在慈善中國平臺查詢後發現,一些以慈善為名的舊衣回收行為存在公佈不及時、不清晰等情況,有的項目5年前發起至今仍顯示“慈善組織就該募捐方案尚無進展情況描述”。
相比而言,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發起的“舊衣可迴圈回收”項目募捐進展情況則記錄清晰——“2021年12月15日,中國綠髮會‘舊衣可迴圈回收’項目向湖北沙洋縣農村福利院捐贈軍大衣100件、蠶絲被100套,價值26000多元。”這樣日期清楚、衣物明晰的記錄,從2020年6月至今有十幾條。
在採訪中,不少市民表示願意將舊衣進行捐贈,但希望有關部門能夠規範舊衣的回收利用流程,別讓自己的善意成了別人的生意,同時也希望不管線上還是線下,回收的舊衣詳細去向相關App和網站能夠及時公佈。
記者就此事諮詢民政部和天津市民政局得知:開展舊衣物回收箱清理整頓行動一直都在進行,如接到有關違規放置舊衣回收箱的舉報,將進行調查、處理。隨著社會和經濟的發展,貧困山區對於舊衣物的回收需求越來越少,很多民政部備案的慈善項目業已到期,未來的舊衣回收工作可能將更多的由相關企業來進行,由此淘汰的舊衣回收箱也將逐漸清理。
“無論是慈善舊衣捐贈,還是舊衣回收,都涉及垃圾回收、消毒清潔、環境保護等各方面的問題,在舊衣回收中,出售舊衣時還存在消費者權益保護的問題。因此,從事相關行為的主體,應當遵紀守法,合法合規經營,為我國的環境保護、節約資源、廢物利用、愛心捐贈事業作出貢獻。”孟強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