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世界獻血者日|他們用熱血守護生命 傳遞人間溫情

2022-06-14 10:19:00
來源:人民網
字號

  生命,因為血液的流動而得以延續。有這麼一群人,他們用滾燙的熱血,挽救了素未謀面的生命,他們就是無償獻血者。今天是6月14日,第19個世界獻血者日,今年的活動口號是“獻血是一種團結行為。加入我們,拯救生命”。無償獻血是生命的接力,每一位無償獻血者都令人尊敬。

  親切的“獻血哥”

  無償獻血是他的終身事業

  “無償獻血工作我幹了30多年,也愛了30多年,我為這份事業而自豪。我會樂此不疲,繼續堅持,繼續努力。”廣東省韶關市中心血站退休幹部李慧文説。

  30多年間,他累計無償獻血430多次、16萬毫升;他身體力行,參與無償獻血志願服務達3萬多個小時,帶動了一大批無償獻血志願者;他著書立説,主持和參與科研課題,帶頭宣講千余次,被人們稱為“獻血哥”。

  李慧文在獻血。受訪者供圖

  1989年,李慧文從醫院調到韶關市中心血站工作。當第一次看到體檢合格的獻血者擠在採血室門口卻不敢獻血時,他深深地感到推動無償獻血工作的重要性。此後,李慧文堅持每年定期無償獻血,每隔三個月就無償捐獻一次400毫升全血;有了單採血小板後,他又定時捐獻單採血小板,從最初每年捐獻12次,到後來一年捐獻單採血小板24次,30多年無間斷。

  為廣泛宣傳獻血,李慧文刻苦鑽研業務,結合自己的獻血感受向身邊的人宣傳獻血和血液科學知識。他先後撰寫併發表科普類文章300多篇,與本職工作相關的論文70多篇,出版著作、編著和譯著20多卷本,累計300多萬字,帶動了一大批無償獻血者和獻血志願者。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即將退休的李慧文,挺身而出,3次主動請纓,2次帶隊承擔起採集新冠肺炎康復者血漿以及一線採供血工作。他説:“獻血救人,是人命關天的大事,我們得把它做好。雖然我已經退休了,但我會繼續做無償獻血的宣傳,為我國的無償獻血事業發揮餘熱。”

  移動的“熊貓血庫”

  90後姑娘的無償獻血故事

  據了解,在我國,擁有Rh陰性血型的人僅佔0.34%,這一血型因稀有而被稱為“熊貓血”。“當得知我是稀有血型,我覺得這是上天饋贈的一份禮物。我想把這份禮物、這份愛,傳遞出去。”90後姑娘侯曉珂説。

  侯曉珂。受訪者供圖

  侯曉珂開始義務獻血,始於一條短信。2017年,她剛到湖北省武漢市一家公司工作,在一次義務獻血後,收到了一條署名為沈劍的陌生人短信。原來,沈劍是武漢市稀有血型愛心之家的負責人,想邀請她成為長期的獻血志願者。

  成為志願者後,侯曉珂積極主動獻血。短短5年來,她累計獻出9900毫升Rh陰性血。只要一到獻血間隔期就會去獻血,接到電話也會毫不猶豫衝到血液中心,侯曉珂儼然成為一座移動的“熊貓血庫”。

  她的父母起初很擔心:獻血次數多了,會不會影響健康?“爸爸,你在醫院工作,那些救命的血也有很多是別人獻的。別人能獻,我肯定也沒問題啊!”侯曉珂這樣安慰家人。

  除了家人的理解,同事的支援也讓侯曉珂非常感動。去年1月,因為一次緊急獻血,她的請假不僅立刻得到批准,而且還受到了單位的表揚,同事紛紛點讚。這些年,侯曉珂獲得了不少榮譽,更結識了很多朋友,他們同是稀有血型的愛心人士,大家一起分享獻血經歷,互相鼓勵。

  暖心的“堅持姐”

  讓獻血變成生活的一部分

  今年45歲的李華是江西省宜春市萬載縣一家公司的職員。她性格開朗,熱心公益,從2002年起開始參加無償獻血,已堅持20年。回想起第一次獻血的場景,她記憶猶新。

  2002年,看到家附近超市門口的獻血車,李華沒多想,抱著孩子就走進了無償獻血隊伍。當時的她對無償獻血了解並不多,只知道自己可以通過獻血這種方式來幫助有需要的人。

  這次經歷讓“無償獻血”的“種子”埋進了李華心裏,此後每一年,她都堅持獻血,“既然對身體沒有傷害,為什麼不幫幫別人?”

  李華。江西省紅十字會供圖

  了解到患白血病等血液病的病人需要定期輸血小板後,李華又開始無償捐獻血小板。“我每次獻兩個單位血小板都需要大概兩小時。”那時候,她每次獻血需要早上六點出發,到宜春市做完檢查就到中午了,中途不能上廁所,李華表示,“耐心等待可以換來治病救人的機會,這一切都值得。”

  “父母和丈夫怕獻血對身體有影響,一開始不同意我參加。”對於家人的不理解,李華耐心地對他們講解無償獻血的作用,“當他們看到我獻血後的精神氣色都挺好,也開始慢慢接受並認同了我的做法。”

  多年來,李華收穫了數本無償獻血證、全國無償獻血奉獻金獎榮譽證書等。她用自己的行動,潛移默化地影響到了身邊的人們,父母、同事也紛紛參與到無償獻血中。

  血液,是生命之源,是人間傳遞真情的紅色紐帶。無償獻血者們捐獻血液以挽救他人的生命,他們平凡而又偉大,是真正的無名英雄。

[責任編輯:黃曉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