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昨晚不少北京人忙買菜!企業銷量激增,紛紛深夜回應

2022-04-25 15:32: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財經4月25日電(記者 謝藝觀 葛成 宮宏宇)24日下午到晚上,北京人都在幹啥?很多人説去趟超市或看看朋友圈就知道了。

  昨夜,很多北京人在朋友圈曬菜

  24日,剛到家的小吳(化名)看到了朋友發來的消息,大意是不知道北京疫情會發展到什麼程度,趕快囤點貨。平時習慣網上購買的她迅速打開多個常用的買菜軟體。

  晚上19點多,剛打開軟體那會兒,小吳發現,除了個別東西售空外,多數東西都是很充足的。但隨著購物車裏的東西越來越多,等小吳結賬時發現,加購的衛生紙賣空了、大蒜沒有了。

  小吳的朋友也線上和她分享著搶購的資訊。與此同時,她們發現,朋友圈越來越多人發佈了買菜的資訊。

  “今晚整個朋友圈都在提醒我囤貨,還有好心人專門打電話督促我囤,感覺不囤會沒有朋友。”

  “現在朋友圈的情況是:北京的朋友們在糾結要不要囤貨,上海的朋友們在評論區挨個輸出血淚經驗。”

  “雖然理智告訴我囤的這堆米、面、藥、速食麵、火腿腸……不知道要吃到猴年馬月,但是現在這個氛圍不買肯定是不行的。”

  “配合氛圍感,我囤些種子,便宜不佔地。”

  從朋友圈曬出的圖片看,多個超市出現“人潮”,一些蔬菜貨架商品已所剩無幾。另據北京日報客戶端報道,4月24日受疫情影響,潘家園、雙井、勁松、垡頭等地區生鮮電商平臺出現不同程度的綠色蔬菜供應不足現象。

  而家住北京海澱區,19點多去了附近超市小宇的表示,“物美今晚人比往常多,我進去以後找不到推車,在出口處等了會才找到一輛。很多人買了菜、油等。但貨架上米、面、油還是很充足的,超市也比較有序,就是大蔥沒了。”

  多家企業平臺北京備貨量已提高到日常2至3倍

  4月24日晚間至25日淩晨,中新財經從物美、盒馬、京東七鮮、美團買菜等企業平臺獲悉,其北京民生商品備貨量已提高到日常2至3倍,甚至3倍以上。

  物美表示,為確保生活必需品供應穩定,物美增大商品採購量,按日常2倍以上規模加大外埠基地蔬菜直採量,按日銷量的1.5至2倍保持庫存,確保肉、蛋、菜等生活必需品貨源充足。同時,增加物流大庫供貨頻次,確保供應充足。

  盒馬相關負責人表示,北京40家門店供應充足,已經鎖定山東、河北等多個直採基地提高供應量,民生商品的整體備貨量已經提高到日常的2-3倍。蔬菜比平日增加了近3倍的備貨量。

  美團買菜表示,針對肉禽蛋奶以及新鮮果蔬等市民採購量比較大的商品,美團買菜第一時間加大了相關商品庫存,將按日常消費的三到五倍左右進行備貨,確保相關商品的庫存充足,價格穩定。

  京東七鮮表示,北京部分門店訂單量激增,目前北京整體備貨量已加大到平時的3倍以上,對於米麵糧油、果蔬生鮮、方便速食等民生商品保持實時數據監測,並已制定好多套預案保障供應鏈通暢,訂單量較大門店將採取每日多配方式保證平穩供應,價格穩定。

  大潤發表示,北京大潤發民族園店目前正常營業,從4月25日開始將營業時間延長至24:00,直至最後一位顧客離店。已加大瓜果蔬菜、米麵糧油、防疫用品等民生必需品的採購,以滿足市民的需求,在保供的基礎上,穩定消費物價。

  家樂福相關負責人亦向媒體表示,北京地區的蔬菜已按平時的3倍以上備貨,市民還可以通過美團、餓了麼、京東到家、淘鮮達等第三方平臺下單。

  另,美團買菜表示,由於北京地區訂單量激增,從24日起,北京地區訂單配送時間將延長至24時,除個別積壓站點以外,將盡可能保證訂單完成當日配送。同時,實時追加人員全力保供,目前一線分揀人員增加70%,配送人員增加50%,以確保用戶及時收到貨品。

  盒馬也表示,為了更好的提供線上配送,北京地區盒馬門店員工已經補充了大量人員,確保市民訂單儘快配送到家。

  北京市商務局:北京市生活必需品市場貨源供應充足

  24日,在北京市新冠疫情防控第313場新聞發佈會上,北京市商務局副局長趙衛東表示,根據近期監測,目前北京市生活必需品市場貨源供應充足,交易正常。

  據其介紹,從批發端看,近一週蔬菜日均上市量穩定在2.2萬噸以上,特別是23日北京市突發局部疫情,我們積極協調批發市場組織貨源,加大調運,24日蔬菜上市量達2.27萬噸,較23日增加9.1%;豬肉和雞蛋供應量分別穩定在560噸、410噸以上,均處於正常水準;糧油日均供應量6000余噸,保持穩定。

  趙衛東還表示,針對部分電商平臺短時間內因訂單量激增,出現配送延時、無法下單等情況,要求美團買菜、叮咚買菜、每日優鮮等重點生鮮電商平臺,加大貨源組織力度,增加前置倉貨物儲備,增加線下配送人員,確保及時配送。同時,要求各區指導封控管控社區採取“線下集單,集採集配”等方式,組織線下超市、社區菜市場等保供企業積極與社區對接,採取多種方式,精準滿足居民需求。

[責任編輯:黃曉迪]